恭喜科文學子在CEQ中獲得合格的分數,成功敲開AEIS的報考大門

但遺憾的是,小五名額已滿,孩子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報考小四。
這對於孩子來說,足足晚了一年,但結果已成定局。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無非是家長不堅定的內心。
小文做留學以來,遇到過各種家長,其中墨跡、猶豫的家長最多。
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讓孩子錯失最佳報考機會。

接下來,小文來為大家盤點下,猶豫後的遺憾~
「卡點CEQ」錯失AEIS
為什麼孩子在拿到CEQ的成績後,卻失去了報考AEIS的機會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僥倖心理太重了。

AEIS的報名名額有限,並且先到先得,如果卡著報名的時間拿到CEQ的成績,一旦AEIS名額報滿,報名通道提前結束,那孩子即使拿到CEQ的成績也無法報到中意的年級。
所以要提前準備,最晚也要在報名前一個月拿到成績,這是最保險的。
錯失小一「免試」
小一免試入讀政府小一有嚴格的年齡限制,那就是僅限6周歲的孩子申請,但由於名額有限,申請到的機會相對就比較小。

很多家長會覺得機會太小,容易浪費申請費用,而猶豫要不要申請,但是申請開放的時間僅僅一周,這一錯過,孩子只能選擇通過考試就讀,還因此耽誤孩子一年。
錯過小六「擇校」
小文遇到過很多5年級的家長為孩子諮詢新加坡留學,但是諮詢的卻是中學去留學,這時候小文都會給詳細講解兩者的區別。
考中學
國際生就讀新加坡政府中學,需要報考AEIS,通過考試後,由政府分配學校,學生沒有擇校權
考小學
國際生就讀小學雖然也是通過AEIS考試,並且沒有擇校權,但是兩年後通過小六會考卻可以根據成績申請自己心儀的中學。
雖然小文已經講解的十分清楚了,但家長猶豫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想讓那麼早去,這個小文也能理解,所以尊重家長的選擇。

等報名都結束了,家長又了解到IP直通車,覺得這個不用參加O水準,會為孩子減少壓力,所以決定報考這個。
但是小文很遺憾的告訴家長,孩子已經錯失了機會,因為報考IP直通車的機會是通過小六會考,而能參加小六會考的學生最晚也是5年級入讀政府小學的學生。
錯失中三
中考結束後,孩子的年齡都在十五六歲左右,所以基本都是諮詢新加坡高中的,但這裡有一個年齡的分界線,決定著孩子報考的難易程度。
15歲
只要孩子的年齡在15歲,那孩子就還有報考新加坡中三的機會,考新加坡政府中三,只需要考數學和英語兩門課程,通過由政府分配學校。
16歲
孩子年齡一旦達到16周歲,基本就只能考高中了,考高中需要考O水準,O水準需要考6門課程口語,通過考試由政府分配學校。
注意
具體的年齡需要;聯繫小文算一下哦~
相信家長們也都看到了區別,那就是難度問題,但仍舊有家長會選擇讓孩子考O水準,原因就是因為耽誤太多的時間。

家長的想法小文可以理解,但是兩種考試難度太大,考試時間安排也不同,AEIS每年可以考兩次,但是O水準一年只能考一次,科目也是AEIS的三倍之多。
如果真的把目標鎖定了政府學校,那小文建議孩子可以嘗試AEIS,至少抓住這僅有的一兩次機會嘗試下,不要給孩子留下遺憾。
看完了三次錯失,有些家長確實記在心裡了,但也走進了一個缺乏變通的誤區。
變通誤區一:
小一階段只是準備免試申請,卻忘記了幾率很小,萬一沒有申請到不就浪費時間了嗎?所以我們會建議做兩手準備,那就是申請免試的同時備考AEIS,無論哪種方式總會抓住一次入學的機會。
變通誤區二:
為了擇校的機會,就只準備小五考,但小五考屬於臨時抱佛腳,一旦沒過,機會也就沒了,根據以往的經驗,基礎弱點的孩子基本都需要考兩次,所以建議多給孩子兩次的機會做準備,儘量做到萬無一失。

如果您的孩子剛好也在這個年齡段,那一定切記不要走進這些誤區,更要幫助孩子抓住報考機會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