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發布公告,由於目前新加坡情況特殊,為了避免變異毒株擴散,他們決定暫停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暫停除中國大陸和香港以外其他地區入境交流計劃。
憋屈!除了這個詞,找不出其他詞能形容國外高校的心情。「學術無國界?」,那是個美麗的傳說。

新加坡疫情控制得還算好,他們也很想搞國際交流生,因為沒有限制中國及中國香港的高校,但是再跟誰交流,這就棘手了。
以往新加坡和日本高校交流密切,可今年就完了。4月末日本疫情大爆發,早稻田大學就改線上授課了;東洋大學不僅線上授課,還限制學生進出校園。學校大門都出不去,還國際交流?只能想peace。
韓國高校問題比日本嚴重,3月,韓國高校招生陷入「招不滿人」的尷尬境地,補招人數規模創歷史最高。

美國高校更厲害,天天上演「絕命毒師」。根據《紐約時報》對美國大學中追蹤冠狀病毒病例的資料庫,全美校園感染總人數達8.8萬例,死亡病例60多例。
全美203個大學城(學生人口占總人口10%以上的),約有一半目前正處於疫情高峰。
不光如此,美國高校新生還出現返貧現象,美國人口普查局自2020年8月19日起調查發現,去年秋天有770萬至1000萬成年人由於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拮据取消了接受高等教育的計劃。
美國如此,英法德等國高校的情況也不樂觀。

回想當年西方各國號召「全民免疫」,結果是把經濟搞停滯了,很多學生返貧不念了,文化交流都受到限制,這是否算一種文明倒退呢?
現如今,雖然全世界都開始打疫苗,然而變異毒株也在考驗著各國人民的體質,在慶幸中國高校如今成為國外交流項目「不二選擇」之餘,心中還是有些感傷。
最後,祝福中新兩國高校交流項目順利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