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日訊)從2024年起,各中學將全面推行科目編班,不再分流,讓學生根據能力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因材施教的同時,旨在減少「標籤」效應。
這意味著推行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將走入歷史。
有鑒於此,中學會考將不再分N水準和O水準,改以全國統一考試框架,證書會列出學生在個別科目與所修水平的成績。

各中學將全面推行科目編班,不再分流。
今年念小二的學生將是首批受影響的學生,他們於2027年中四那年是首屆參加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根據所修水平科目應考。科目水平分為中學水準1 (General 1,簡稱G1)、G2和G3 ,程度依次相等於目前的普通工藝、普通學術和快捷源流科目。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天在國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宣布,逐步落實「統一的中學教育,多元的科目編班」的目標。
25所中學先從明年全面試行科目編班(subject-based banding),所選科目將擴大到人文科。
科目編班計劃是在2014年推出,當時有12所中學試行,讓普通源流學生從中一起就根據個人強項修讀程度較高的科目。計劃取得良好成效,去年已擴大到所有提供普通源流的中學,但學生目前可選的科目只限於英文、母語、數學和科學。
明年起,25所試點學校可讓普通源流學生,從中二起根據強項修讀較高水平的人文科,包括地理、歷史和文學。同樣的,一些學生也可根據需要和興趣選修較低水平的科目。例如,快捷源流學生可選修普通工藝程度的移動機器人科目。
以小六會考成績為準
所有中學在2024年全面推行科目編班後,學生被分配到中學時依舊以小六會考成績為準。學校繼續錄取屬於3個會考積分段(PSLE scoring bands)的學生。
王乙康指出,小六會考仍是實用的參照點,了解學生適合的科目水平。成績屬於第一個積分段的學生起初會修較多G1科目,屬於第三個積分段的學生會修較多G3科目。但學生仍可在發掘興趣和強項後,選修其他水平的科目。
將制定新畢業證書
新加坡中學採納統一全國考試框架後,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將共同制定新的畢業證書。
今年的小二學生是首屆獲新版證書的學生,他們於2027年中四那年會根據所修水平的科目應考,類似於高中的H1、H2和H3形式。
新證書會列學生所修科目水平及成績,科目可分G1、G2和G3 ,程度相等於目前的普通工藝、普通學術和快捷源流科目。
教育部長王乙康說:「這是中學教育的新證書。新加坡和劍橋在教育界享有國際名聲,雙方會聯合制定證書,提升它的價值。」
首屆學生在2028年領取畢業證書後,將繼續中學後教育。有鑒於此,初院、理工學院和工教院的分配製度到時將相應調整。
王乙康指出:「我們需要檢討中學後教育的分配製度,以便讓修讀不同水平科目的學生在報讀工教院、理工院和初院時能被公平評估,肯定學生的強項。」
細節將在檢討工作完成後公布。

教育部長王乙康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早宣布取消分流的同時,也提出一些家長和學生可能會關心的問題,並一一作出回答。
問:是否保留中五年級?
答:技術上還有中五年級,但前提是念第五年能讓學生從中獲益。到了2024年,當局希望學生用四年時間就能完成每個科目。部分學生如果主要是修G1和G2的科目(相當於現在的普通源流),但想報讀理工學院或初級學院,教育部會讓這些學生重讀一年中學,完成G3科目(等於現在的快捷源流)。
問:將如何影響中學分配?
答:中學仍然會依據學生小六會考成績的積分段作為入學考量。因此,會考成績屬第一積分段的學生,到了中學主要修讀G1科目,第二積分段的學生則主要修讀G2科目,以此類推。
問:專科學校、直通車學校及其他只收快捷源流的學校會受影響嗎?
答:根據學生的強項來收生的學校,固然有其價值,但這些學校的學生背景太過單一。比如專為普通(工藝)源流學生而設的裕峰中學和雲景中學,以後可能讓學生修讀快捷程度的科目,其他現在只錄取快捷源流學生的中學,也應該開辦一些普通源流程度的科目給學生修讀,來讓不同背景的學生有機會交流。
Post in: 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