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和自由港,憑藉極為有利的稅收條件、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和極佳的地理位置,受到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而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內地客商將目光放向海外,進行跨境投資,以獲得更大回報。新加坡憑藉眾多從商優勢條件,逐漸進入內地客商的視野。但投資作為商業行為,必定需要一家新加坡本地公司作為依託,由此而來的稅收問題就不可避免。今天,通惠管理顧問就為大家介紹,新加坡公司哪些收入需要納稅,哪些收入可以豁免稅收。

在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商業公司的稅務責任都是一項法定責任。但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因此在稅務實務上也大相逕庭。有的國家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對公民的全球收入都進行徵稅。而有的國家地域狹小且資源匱乏,想要發展經濟就必須藉助外資,因此實行較有優勢的稅務政策,以吸引外來投資,新加坡就屬於後者。
新加坡實行的稅務政策,在全球範圍都極富競爭優勢,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資落戶新加坡。而新加坡公司的應納稅收入包括所有貿易活動、商務往來的收益或利潤、投資收益(股息、利息和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溢價及任何其他財產收益。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收益的部分需要納入應稅收入。
如果僅看新加坡公司的應稅收入,其實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並無差異,也無法體現出新加坡的稅收優勢。但如果從稅收繳納上看,新加坡公司的稅務優勢就能夠體現出來。通常,新加坡公司應繳稅收入主要為以下兩種情況:
1、收入在新加坡本地產生。
2、收入在海外產生但是在新加坡接收。
也就是說,無論公司的業務收入,或是分公司(子公司)的收入,只要這些收入不在新加坡本地產生,也沒有匯入新加坡,就不需要交稅。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幾種情況中,公司在海外產生的收入會被視為在新加坡接收:
1.匯往、轉交或帶入新加坡。
2.用於償還新加坡本土貿易或業務產生的任何債務。
3.用於購買帶入新加坡的任何動產(如與業務有關的設備或原材料)。
除了應稅收入,新加坡也有很多收入屬於非應稅收入,比如資本利得、公司固定資產的增值收益或銷售收入、資本交易過程中外匯交易產生的收益都屬於非應稅收入。
由此可見,新加坡公司的收入並不需要全部算入應稅收入中,同時作為離岸金融中心,對於應納稅的收入也比其他國家和地區少。如果您對註冊新加坡公司或新加坡公司稅務有任何問題,歡迎您與我們聯繫,通惠管理顧問必將竭誠為您服務。通惠管理顧問專注個人、企業服務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