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局勢充滿不確定性和變數,不少在海外的新加坡留學生還在猶豫是否應該回國。
對此新加坡教育部和外交部昨日給出正式回應:
1:鼓勵目前仍在海外的新加坡留學生儘早回國;
2:新加坡各大高等院校也已開始召回在國外實習或參與交換計劃的學生。

截圖自王乙康Facebook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也在Facebook發文鼓勵在國外求學的新加坡學生儘快歸國,教育部已在官方網站上載針對留學生的疑慮做出回應:
1:新加坡政府將在必要時與航空公司協調,確保有航班前往全球主要城市,以應付留學生回國航班的需求;
2:尚未回國的海外留學生密切留意當地疫情,並且通過新加坡外交部網站登記,以便相關部門在必要時取得聯繫,同時採取防範措施,遵守所在地政府的建議;
3:不要擔心回國後會接到居家通知,訂的到航班就儘快回國,因為安全回家更為重要;
4:針對學生擔心中途回國會影響學分或實習工作,王乙康部長指出許多受疫情影響的學校都已經為學生安排其他學習計劃,學校可指導他們做出其他安排繼續學習。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加坡教育部已於3月1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暫停全部新加坡高等教育在讀學生的海外實習與交換項目。

截圖自新加坡教育部官網
新加坡教育部將聯合各學校,緊急召回所有目前身處海外的新加坡學生。此暫停召令的有效期將至今年7月底。當前在此類海外機構工作的學生將在可行的情況下儘快被召回。
這一系列的決策經過了新加坡教育部及其他相關部門是長期討論,考慮到目前全球各高校陸續開始停課、以網課代替教學,更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了關閉邊境的措施以抗擊疫情。
對於身在海外的新加坡學生來說,全球未來都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為了保證新加坡學生的健康與安全,教育部最終決定鼓勵海外留學生返回新加坡,並將同學們交換生們召回,在本地獲得相似的學習與實習機會。

來自CNA的報道,所有目前在外實習的新加坡學生將被召回
不過臨時取消對學生的心理、經濟狀況、學業進度都有影響。目前新加坡教育部已經針對被召回的交換生們出台了應對措施:
1:關於學生在交換與實習期間的學分損失,新加坡教育部將通過提供替代性學習安排來支持受影響的學生。這將包括夏季學期或本地實習安排中的學分制;
2:由於大多數受影響的學生都是二年級或三年級學生,因此該部分學生也可以選擇在隨後的幾年中獲得額外的學分;
3:替代性安排不應給學生帶來額外的財務費用。所有其他模塊或本地實習將不會增加當前的學費。
而旅途中所損失的額外費用在新加坡教育部的公告中並未提及。不過不少大學已開始撥款補助受到影響的學生,
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已經決定撥50萬元支援受影響師生。這筆費用用於購買口罩、維護政府隔離區、為休缺席假的師生提供食宿等,也會幫被召回的交換生、海外學院(NUS Overseas Colleges)實習生,支付返程機票和退票的費用。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在中國以外疫情持續蔓延之際,義大利及伊朗都有死亡個案大增的情況。多國政府除了進行關閉邊境及封城措施,也有要求人們不要出街、不要外游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等,因此有回國計劃的留學生們需要儘快做出決定!以下是部分主要國家最新推出的管制措施:
歐盟關閉邊境30天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3月17日宣布,歐盟成員國領袖一致同意關閉歐洲外圍邊境30天,暫時禁止外來人士進入當地。歐盟實施封關令時,會另設一條特快通道,讓貨物在歐盟境內流通,其中波蘭正安排貨車專用通道,不過會交由成員國自行決定是否禁止第三國民眾取道當地回家。
比利時封城直至4月5日
比利時會在當地時間18日中午12時起封城,直至4月5日為止,期間民眾除了購買日用品、藥物、到銀行或處理緊急事務外,其餘情況均一律禁止外出,同時禁止民眾集會,不過容許他們到戶外運動,但要與其他人保持最少1.5米距離。

英國動用3300億英鎊援助經濟
英國政府3月17日宣布推出總值3300億鎊的經濟援助方案抗疫,這筆款項相當於英國GDP的15%,任何企業都可以獲得政府擔保的借貸,小型企業可獲得最多2.5萬英鎊資助;有供款困難的人免除房屋抵押供款3個月;衛生局可以獲得任何需要的資源。
澳大利亞呼籲民眾勿出國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3月18日宣布,禁止民眾外游,並禁止室內舉行超過100人或以上的非必會聚會,但學校、公共運輸及醫療服務等工作場所則不受限制,惟需要遵守人與人之間保持最少1.5米的社交距離。
莫里森表示,政府已經宣布疫情為人類生物安全緊急狀況,並將全球旅遊警示提升至最高的第4級,呼籲民眾不要到海外,他指這是澳洲史上首次向全球發出禁止外游的警示。
西班牙政府把所有醫院收歸國有
西班牙衛生部長伊利亞(Salvador Illa)3月16日宣布,為了阻止疫情蔓延,決定將國內所有私人的醫院及診所國有化。除醫院國有化外亦將要求就讀醫學系的四年級學生幫忙提供衛生服務,而有能力生產醫療設備的公司則應與政府保持緊密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