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趟北極遠征之旅,改變了本地耶魯大學大一生對於捕獵海豹的看法。
據《今日報》報道,19歲的Victoria Lim上個星期從北極回國,這一趟旅程讓自稱是環保人士的她意識到,抵制海豹產品將讓因紐特人(Inuit)的生活受到影響。
她在接受《今日報》訪問時表示,這趟旅程讓她深入了解因紐特人的生活環境。她說,加拿大和格陵蘭島北部地區的生活環境惡劣,因紐特人無法種植任何食物。因進口食物過於昂貴,因此他們轉而捕獵當地的海洋動物如海豹來食用。
「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因紐特人會使用長矛或獵槍出外捕捉海豹,一隻海豹就能夠喂飽一家人。」

(照片:Victoria Lim)
Victoria Lim也說,因紐特人無法使用海豹的所有部位,所以將海豹的皮拿去售賣。這是因為他們尊重動物,確保動物的每個部位都不會被浪費。
「無論他們是否會將皮毛賣掉,他們還是會食用海豹。」
諷刺的是,抵制動物用品的做法,讓這些實際上是在實踐可持續性生活方式的人的生活更加困難。這讓Victoria Lim重新思考不平等和人權的課題,以及什麼才是「可持續性的發展」。
她認為,生活在北極的土著承受著他人造成的氣候變化的衝擊,現在是時候讓居住在城市的人了解,他們對氣候變化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發生在北極的事不會留在北極,而發生在北極以外的事,對北極也會有所衝擊。整個世界是互相聯繫的,尤其是在環境這方面。」
- CH8/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