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消費稅法案怎麼調整?政府徵詢公眾意見!
消費稅關係著新加坡每個人的利益,因此消費稅的修訂自然也要聽取民眾的意見。
因此財政部就擬議中的消費稅(修正)法案向公眾徵詢意見。
目前主要需修改的條文有以下兩條:
1.調查重大稅務案件或嫌犯企圖毀滅證據時,有權強行入屋搜查和有條件搜身,逮捕人無需通緝令;
2.對進口服務徵收消費稅,包括進口數碼服務,例如Netflix和Spotify等提供的數碼影片和數碼音樂流播放(streaming)服務。
對於第一條,大家應該比較好理解了,重大稅務案件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強力證據或者控制住犯罪嫌疑人,
就會大大降低嫌犯企圖轉移資產、銷毀證據的幾率。
對此,財政部發言人也表示,犯罪組織和頑抗的納稅人採用更複雜的方法來進行稅務詐騙。
例如,賣家代收消費稅後捲款而逃,或者造假索取消費稅退款。
在被調查時,嫌犯會拒絕配合國內稅務局的調查。
例如,拒絕交出可能的證據、企圖毀滅證據或可能聯絡其他嫌犯串通供詞。
財政部指出,在必要時,將賦予經過訓練的稅務局調查人員相關權力,以便調查工作不受阻礙。
此外,稅務局的權力也擴大至可以向任何人收集所有與調查相關的信息。

而第二條:對進口服務增加消費稅,將通過反向納稅(Reverse Charge)機制和海外商家註冊(Overseas Vendor Registration)機制推行。
新加坡財政部長王瑞傑在今年2月發表2018財政預算聲明時宣布,將從2020年1月1日起對進口服務徵收消費稅。
反向納稅機制是為企業對企業(B2B)進口服務而設。
本地消費稅註冊企業,須就所進口的服務,直接把消費稅付給稅務局。
多數消費稅註冊企業將不受影響,因為它們可以索取全額消費稅退稅。
受影響的主要是金融機構和住宅房地產發展商,它們無法獲得全額退稅,因為他們有購買免消費稅的物品。
海外商家註冊機制則是為企業對消費者(B2C)進口服務而設。
供應不少數碼服務給本地顧客的外國供應商和電子商場業者,必須向稅務局註冊。
一旦成為消費稅註冊公司,它們供應數碼服務給本地消費者時,將代收消費稅,並支付給稅務局。

為此,新加坡不少公司都需要改變流程和資訊科技系統,
企業應該先判斷是否受反向納稅機制的影響和是否購買進口服務,
如果受影響則需及早做好準備。
7月18日前,公眾都可到財政部網站www.mof.gov.sg或民情聯繫組平台www.reach.gov.sg查詢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