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新加坡
2022年已經進入尾聲,在即將到來的2023年,新加坡此前宣布的教育體系改革將正式開始實施。
其中,對中小學生和學生家長來說,明年起即將取消的年中考試,可能是最值得關注的變革了!
在今年早些時候宣布的中小學教育改革中,都有哪些看點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到2023年
中小學取消年中考試
到了2023年,所有中小學的年中考試將被取消。
從2019年起,教育部已取消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各個考試,中一學生也免考年中考試,目前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學已經主動取消中二年中考試,每14間小學當中也有大約一間主動取消小四年中考試。
這樣一來,學校可以減少對考試的偏重,學生能有更多時間探索學習樂趣。
同時,也可騰出約三周課時,讓教師有更多時間使用多元教學法,鼓勵自主學習並培養學生21世紀技能,如創新思維、適應能力和跨文化技能。
校方會持續開展一系列考核,可能會有每學期計分測驗來考核學生學習進度及均衡年終考試比例。校方還會通過定期的作業不斷地對同學們進行反饋與輔導。

全面科目編班
取代分流制
2020年試行的全面科目編班制將於2024年在各中學推行,取代分流制。
到了2023年,約90所學校,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學,將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當中包括今年加入計劃的31所中學,其餘學校則將在2024年加入。
目前只錄取快捷源流的學生的三所學校--克信女中、丹絨加東中學、丹絨加東女校,屆時也會加入。
從2024年的中一屆起,中學不再提供母語B課程,母語能力較弱學生可修G1或G2水平的母語科。
所有科目將按級別分為G1、G2、G3,級別依次與當前普通工藝、普通學術、快捷源流級別持平,學生可根據自身能力修讀適合自身級別的課程。
因材施教的同時,旨在減少標籤效應。今年念小二的學生將是首批受影響的學生。

DSA招生計劃
可錄取20%學生
教育部自今年初級學院直接招生計劃(DSA)起,將政府和政府輔助初院非直通車課程招生名額由10%提高至20%。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這一舉措承認學生除了學術成績之外的優勢,使得更多的學生可以通過直接招生計劃進入學校。這也將使受影響的12所政府輔助初院的直接招生計劃入學名額比例與獨立初院的比例一致。
直接招生計劃(DSA)讓學生在小六會考前憑學業成績以外的才華報讀中學。
2021年共有3700名學生通過這項計劃升學,占總人數的10%,其中有有三分之一進入直通車學校。
同時,教育部將降低理工學院預科班的入學門檻,讓更多普通源流學生報讀。預計每年將有另外200名學生受惠。
教育部目前每年接獲約1600項申請,其中約1500項已獲錄取。新加坡還正在審查高等學府入學標準,以便在2028年招生計劃之前充分實施有關調整。

在中學試行
單元式第三語文計劃
教育部推出單元化第三語文課程,讓更多的中學生能夠學習新的語言,探索其他文化。
學生每學期可選修一個學習單元,通過整個中學階段加強語言掌握。萊佛士書院從2023年成為第四所開辦馬來文特選課程的中學。試行單元化第三語文課程可讓更多的中學生能夠學習新的語言,探索其他文化。
新加坡期待每一所學校在海外的合作。新加坡教育部長說,這樣做有助於更多地開展學生交流活動、讓他們開拓視野、認識不同文化。新加坡大約2/3學校已和海外學校合作。

在西部設更多特需學校
新加坡教育部將在西部為多重殘疾學生成立新的特需學校。教育部將同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合作,在西部為患有多重殘疾的學生成立新學校。
這將是本地第二所專為多重殘疾學生設立的公立特需學校,第一所設在巴西立。
該校將招收7至18歲、至少有2種殘疾、可能存在健康問題的學生入學,該校開設的課程內容注重生活技能與獨立能力的培養,並教給他們職業技能。

新加坡的中小學教育水平享譽國際,菁英素質教育也是備受國際家長青睞。這次新加坡教育改革,更加以學生為本,更具人性化。考試更少了,考試分數在學生評估標準中的比重下降。學校將更看重平時課堂等綜合表現。
一系列改革的背後,體現了新加坡政府學校不斷完善的教育體系。
從幼兒園到大學
新加坡都有多種適合留學的項目
資料來源:網際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