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又得第一啦!這次是年度全球英語能力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二!
1 英語水平亞洲第一
這項調查是由知名教育公司EF Education First舉辦,調查來自111個國家=和地區,共200萬非英語為母語的人士參與測試。調查是以EF英語能力指標(EF EPI)作為指標分數,測試將以應考者的行業、職級及職能評分。
在這次調查中,荷蘭今年的英語能力指標分數達661,成功登上英語能力指標的榜首。
亞洲方面以新加坡得分最高,分數為642分,全球第二。中國大陸這次調查獲得498分,排名62.

▲ 全球排名情況
中國香港排名更好,排為第31名,分數為561分,高於第32名的韓國。

亞洲地區排名情況
坡坡的英語水平為什麼這麼高呢?
2 四語並施的政策
這都是因為坡坡四語並施的這項政策啊!四語指的是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

小夥伴們都知道,坡坡有三個族群,分別是占比77%的華人,占比14%的馬來人以及占比8%的印度人。華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分別是這些族群的母語。
這一母語設定是1959年坡坡從英國手中奪回自治權之後確定的。除此之外,坡坡還把英語選為新加坡各族群溝通的「實際使用語言」(working language)。
1966年,父母可以替子女挑選以哪一種官方語言接受教育(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四擇一),不過學生仍必須從另外三種官方語言中挑一者學習,若是選擇非英語受教,則一律得學英語。
3 政策的效果
關於政策實行的效果問題,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
根據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大部分新加坡學生都能利用英語學習數學及科學,並達到高水平知識,2015年新加坡10歲及14歲學生接受科學及數學測試,在全球60個國家中排名第一,即英語作為工具語言,功效十分顯注。

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PIRLS)針對測試10歲兒童閱讀能力,2011年該研究數據顯示,新加坡小學四年級學生英語水平在49個國家中名列第四位,較美國和愛爾蘭等以英語為單一母語的國家還要高,十分厲害。
上文所述,根據最新的EF英語指標,新加坡英語水平在8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三,亞洲區更是第一。
4 效果顯著的原因
為什麼四語並施這項政策這麼有效呢?其實啊,原因很簡單。
新加坡要求學生一進入正規學校就開始學習第二語言(L2,也就是英語),此一政策反映出:孩童越早學習英語,可以學得越好。
規劃出這套教育制度的李光耀,清楚提到這個假設:
「學生一律用英語學習各個科目,同時自己的官方母語──華人為華語,馬來人為馬來語,講達羅毗荼語(Dravidian)的印度人則是泰米爾語──也必須達到「第二語言」的熟練程度。」
語言是取得知識的關鍵。學生不懂某個語言,就無法接收該語言所傳遞的資訊或知識,因此,必須讓每個人儘早在英語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
早在新加坡仍以四種語言做為授課媒介時,在非英語授課的學校里,英語就被當成一般的L2來教授。但學生的英語一直未達到精通程度,政府遂要求所有學校的數學和科學也一律以英語教授。
李光耀堅持學習語言的關鍵在於「投入的時間」,而不是「投入的品質」。面對英語成績欠佳的問題,政府的因應倒不是大幅翻新教學方法,而是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
怪不得坡坡的英語水平這麼棒呀,其實我們也可以學一學坡坡,比如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報一個英語學前培訓班或者平時多看英劇,讀英語讀物,增加接觸英語的時間,堅持一段時間,小夥伴們的英語成績肯定會蹭蹭蹭上漲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