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互開旅遊!無需隔離!內地遊客經香港可以來了

2020年10月17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11月要跟中國香港互相開放一般旅遊!不用隔離那種!

新加坡和香港的網友都躁動起來~各地媒體紛紛報道

(圖源:南華早報)

(圖源:路透社)

(圖源:蘋果新聞)

新加坡和香港的關係真的很有意思,有合作又有競爭對抗。看起來像是「死對頭」,關鍵時刻互相抱團取暖,扶持雙方的旅遊經濟!

到時候,是不是中國內地遊客也可以經香港來新加坡呢?

許多網友猜測,跟中國香港互相開放的下一步,應該就是跟中國內地開放了~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

達成開放旅遊協議

10月5日昨天下午,中國香港與新加坡同時宣布,兩地就建立航空「旅遊氣泡」達成原則性協議,有望逐步重啟跨境航空往來!

新加坡方面由交通部長王乙康宣布。

香港方面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宣布。 這份雙邊協議信息量超大:

旅客往來目的不設任何限制

登機前旅客須接受兩地互認的病毒檢測,並呈陰性結果

旅客抵達後可免除強制檢疫或履行居家通知

遊客的行程也不受限制

旅客須乘搭特定航班,這些航班只會搭載參與氣泡的旅客

配合兩地疫情的最新發展,旅遊氣泡的規模可隨時作出調整

這些原則對於兩地的旅客都適用,旅行目的和行程不受限,而且還免除隔離,基本上意味著兩地旅遊開放了!

很多人對「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這個奇怪的名字很疑惑,到底是什麼? 旅遊氣泡的意思,是將一些疫情受控的國家聯結成「氣泡」,有限制地互相開放的旅遊,氣泡內部的旅客無需檢疫隔離,但限制氣泡以外國家地區旅客進入。

兩地的重要「第一次」

網友怎麼說?

香港《明報》社論評:

「新加坡和香港同屬高度開放小型經濟體,社會條件和發展水平相近,當下疫情與抗疫形勢亦較為相似。」

「這次協議對兩地言都是第一次,具有重要意義」 先來看看兩邊疫情狀況

香港:在8月初出現了一波峰值,但是現在已經受控,10月15日的新增病例為12例。

新加坡:疫情的峰值出現在4月下旬,後來隨著客工宿舍檢測和隔離的完成,疫情已經逐步好轉。 已經連續多天每日新增病例為個位數,10月15日新增病例僅3例。

雖然疫情有所好轉,但是兩地的經濟狀況最近都不容樂觀

(圖源:港交所)

中國香港政府早前公布,今年第二季的經濟總量較去年同期下跌9%, 港府更預期今年整年的經濟會收縮6%至8%。

各行各業都不好,除了金融業,多家中資公司先後在香港上市,讓香港資本市場今年的集資規模保持全球第一。

但因為疫情下的邊境管制,香港旅遊業和相關產業非常慘澹!

新加坡第二季經濟萎縮13.2%,第三季有所回暖,但依然萎縮了7%。

經濟師對新加坡2020全年預測為同比萎縮5.5%左右。

新加坡也因為邊境管制的原因,航空、旅遊業大裁員!特別新航的財務狀況岌岌可危,推出了很多對內的活動配套,企圖自救。

這麼一看,同屬高度開放小型經濟體的新加坡和香港真是一對「難兄難弟」、惺惺相惜。

所以這次旅遊泡泡的協議可以說是兩地「抱團取暖」,互相幫助雙方的航空和旅遊業。

雖然兩地總是被認為是競爭對手,在各方面都被放在一起做比較,但是其實兩地經濟的聯繫非常緊密。

雖然外界認為新加坡和香港在經濟上必然「劍拔弩張」,一邊出事的時候,另一邊就會受益。

來源:新加坡金管局MAS

2020年6月,新加坡金管局發布了一個媒體聲明:有大量資金從香港流入新加坡,這是錯誤信息。

但是李顯龍今年也在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上明確表示,他從未把新加坡和香港之間視為競爭對手。

「香港和新加坡之間確實有一定程度的良性競爭,但亞太地區很大,機遇也很多。綜合各種考量,我更希望香港取得好表現」

關於這次開放協議,網友的反應是歡迎的。

香港是新加坡人最喜歡的旅遊地之一,而旅居新加坡的香港人也不少。

旅居新加坡的香港人 新聞一出來,住在香港和新加坡的人都表示:

「聖誕節有地方去了……」

(圖源:新浪微博)

「太好了,可以(去香港)旅遊了」 「讓人高興的進展!」

開放給中國香港 等於間接開放給中國內地?

不少網友還是有些驚訝,為什麼新加坡跟香港互相開放旅遊,而不是跟中國內地?

因為怎麼看也是內地的疫情控制更勝一籌。

不過新加坡交通部長王乙康表示:

「可能先是香港,然後儘快擴展到全世界」

"probably the first in this region, and maybe the world"

而新加坡網友也發現了:開放給中國香港,是否就是對整個中國開放的一個入口?

讓我們來看下現在新加坡和香港兩地的邊境現狀

中國香港政府自2月4日起進一步壓縮跨境人流,目前開放的出入境口岸只有香港國際機場、深圳灣和港珠澳大橋。

非香港居民從海外國家或地區乘搭飛機抵港不准入境;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