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新加坡新任總理黃循財在上任的第一個國慶群眾大會中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其中一項教育新政引起了廣泛關注,那便是對沿襲40年之久的GEP高才教育計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項改革無疑是給了在新加坡讀書的孩子們更多的機會,家長們則不用再為了孩子衝刺天才班學校而刻意讓孩子從小就去「內卷」了。

新加坡高才教育計劃(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簡稱GEP),俗稱「天才班」,推出於1984年,目的是幫助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髮揮其最大的潛能。該項目是在全新加坡政府學校三年級學生中選拔1%的尖子生,然後轉到9所設置了「天才班」的小學裡集中學習。
目前9所開設GEP「天才班」的學校:
英華學校(男校)、公教小學(男校)、恆力小學(混合)、南華小學(混合)、南洋小學(混合)、萊佛士女子小學(女校)、樂賽學校(混合)、聖希爾達小學(混合)、道南小學(混合)
經過此次改革,「天才班」將不再僅局限於這9所學校專有,而是改為了由各小學選出能力較強的學生,推行各自的項目,讓這些學生根據強項與興趣學習,發揮潛能。學生可繼續在各自小學就讀。除了學校開辦的項目,一些學生可從一些科目的深入學習中獲益,他們可以到附近學校參與課後增益學習項目,與其他學生一起學習並交流.
新加坡取消GEP,真的是什麼好事嘛!
GEP改革會產生哪些影響?
作為一個居安思危的島國,新加坡深知發展人才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因此一直致力於精心培養每一個新加坡人成為可用之才。而通過這次GEP改革,新加坡政府則是希望能夠培養出更多具備卓越能力的人才,以確保新加坡在未來的發展中始終保持人才優勢。
在小橋看來,這次GEP改革的影響具體都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01精英教育全面普及
變革前的GEP主要集中於培養極少數精英學生,但是通過這次改革後的GEP將普及至全新加坡的每一所小學當中,這些學校將允許根據學校自身的情況推出自己的項目。這樣學生們則能夠根據自身的強項和興趣來學習,從而也能挖掘出更多有潛力的學生,使他們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裡脫穎而出,同時還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優質的學習機會。

02更注重因材施教
在新的GEP框架下,每所小學都將承擔起發掘和培養具有特殊才能學生的責任,教育方式也將變得更加靈活和個性化。而通過由學校層面來關注到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及學習情況,則能夠設計出更適合於學生個體發展的教育項目。
03教育資源分配將更均衡
新加坡政府為了支持GEP的變革,計劃加大對政府學校的投入,其中大部分用於學校設施的升級。這些升級包括改善基礎設施、更新教學設備和引入先進的科技手段,旨在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更適合個性化學習和創新發展的教學環境,這項舉措也將使新加坡的教育資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04拒絕「內卷」
此前GEP「天才班」只是集中於指定的9所小學,本意也是為了能夠選拔出天才學員,從而進行重點培養。
然而近些年來,一些新加坡家長和部分中國留學生家長開始「卷」了起來,很多家長甚至從孩子幼兒園階段就開始讓孩子準備GEP的考試,希望以此來拿到這1%的名額。然而這樣一來便讓原本立意很明確的GEP開始有些變味了…
新加坡政府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決定給更多學生進入「天才班」的機會,從而減少「內卷化」競爭,孩子的壓力也會因此減少。
05申請PR的影響
在之前,教育部每年會統一組織一次三年級學生進入GEP天才班的考試,通過考試的學生將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然而這次改革將取消原先的GEP考試,這部分學生只能在小學六年級時通過參加小六會考(PSLE)再去申請PR了。

當然了,已經在為孩子準備GEP考試的家長們不用太過擔心,新加坡的教育部會為改革留有充足的轉型時間給大家適應和準備,通常來說在近1-2年內不會發生變動。
東西方融合的教育理念
通過了解GEP「天才班」的變革,相信家長們不難看出新加坡教育理念實際上不僅融入了東方國家教育中注重學習成績的特點,也融入了西方教育對於獨立思考、興趣與個性培養、寓教於樂等理念,將兩者相結合的同時卻做到了不偏不倚,形成了一個十分微妙的平衡。正是在這樣的完美融合之下,在新加坡讀書的學生們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藝術、編程、體育等領域也都頗有造詣。
低齡留學新加坡的優勢
01華人社會與多元文化
新加坡作為一個擁有70%以上華人的國家,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熟悉而溫馨的社會環境。同時,新加坡也以其多元文化而著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族群在這裡和諧共存。
在新加坡,孩子會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培養開放的國際視野,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交流,融合各種文化元素。這種文化融合的環境將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社會的挑戰與機遇。

02治安環境良好
新加坡政治環境穩定;法治建設完善;社會治安良好,被譽為「世界最安全國家之一」。這也為留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使得家長可以更加放心將孩子送往新加坡讀書學習。

03世界一流教育水平
新加坡提供包括劍橋、AP、IB等多元的課程體系可供學生選擇,使學生能夠根據個人興趣和未來發展方向,選擇適合自身的課程體系。學校在培養學生除了學習能力以外,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實用技能等方面均效果顯著。
通過教育創新、專注培養高水平師資和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理念、強調國際化,以及政府持續的教育投入與政策支持等多方面措施,確立了新加坡在全球教育舞台上的領先地位。
同時新加坡的中小學均實行雙語教育政策,即英語和母語並重。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也有助於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和文化。

04留學費用合理
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新加坡的留學成本相對較低,學費和生活費一年在30-40萬人民幣。升入公立學府後還有機會申請到高額獎學金及高達100%的助學金。
05人性化的陪讀政策
新加坡對於外國學生有一項十分人性化的政策,如果孩子在3-16周歲這個階段來新加坡讀書,孩子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當中的一位便可以申請長期探訪准證(LTVP),獲批後可在有效期內自由出入新加坡,並且可以在孩子讀書期間陪同照顧,故又稱為陪讀簽證。

06容易拿身份
對於國際學生,如果就讀政府學校並至少參加過一次新加坡國考(PSLE、GCE 「O」/「N」/「A」水準考試),便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
另外對於計劃拿新加坡身份的父母而言,如果孩子在新加坡讀書,對於拿新加坡身份也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加分項。

圖片來源:ICA官網
07「黃金跳板」
新加坡普遍被認為是通往歐美的「黃金跳板」。學生在這裡接受的國際化教育將有助於更好地進行過渡,使學生將來的留學或移民目的地的選擇變得更加廣泛。

最後建議各位家長,如果您有讓孩子來新加坡留學的想法,就請儘早做準備。孩子年齡越小,選擇的機會也會越多。
LEO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橋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丨來源
新橋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