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學團為何鍾情新加坡?大批遊客到來,誰家歡喜誰家愁?

2024年09月02日   •   2394次閱讀

7月正逢中國學校放暑假,加上兩地實施免簽,到新加坡的中國遊客較去年同期增加約八成。根據旅行社業者觀察,除了自由行的散客之外,最多的團體客都是前來遊學或研學的。

中國父母和孩子為何對新加坡遊學行情有獨鍾?他們都來「游」了哪裡?「學」了什麼?蜂擁而至的遊學團除了帶來商機,還帶來了哪些不便,業者、旅遊局、大學甚至是一般新加坡人又該如何接待、看待這些遊學團,讓主人和客人皆大歡喜?

在國大大學城Utown參觀和拍照打卡的學生。(謝智揚攝)

來自中國武漢的黃鵬(自媒體人,42歲)與妻子趁著暑假帶著女兒到新加坡參加遊學活動,其中包括到新加坡知新館參觀、學習和露營過夜,深入了解新加坡的建國之路。

黃鵬的八歲女兒在新加坡參加遊學行程一周後,全家又續程到泰國參加另外一周的夏日營。夫妻兩人放下了兩周的工作,陪著孩子去看世界。

從女兒一歲開始,黃鵬每年都帶著孩子到不同的地方遊學,希望培養孩子從更深的層面去感受世界。「我們希望她能去感知和了解世界,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而不是把知識告知給孩子。」

他舉例,孩子到了新加坡後,接觸到很多華人但大家卻說英語,孩子看到不一樣的環境,就能感知到學習英語的用處。

杜芳芳的女兒劉妙然(左,6歲)與堂姐劉茹涵參與由知新館主辦的兩天一夜活動,體驗在野外搭帳篷的樂趣,她們也在臉上化迷彩妝,好讓自己不被發現。(受訪者提供)

他也提及,中國中產階層對教育的投入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一,父母很願意花錢給孩子參加暑假遊學活動,而武漢人對教育更是重視。遊學可以更深層嵌入關於當地的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解讀,可以更深層去了解。

來自山西太原的杜芳芳(34歲)欣賞新加坡的多元與包容性,這也是她希望傳達給女兒劉妙然(6歲)的理念。因此,當她第一次帶孩子參加遊學旅行,就選擇了新加坡10日游。

「這裡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語言,小朋友可以認識到這個世界是很多元的。」

因為每年孩子課業繁重,可以出國旅遊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受訪的家長都表示,他們在選擇行程時,都非常仔細做足了功課,刻意上網尋找更有特色的、非常規的遊學行程,再請定居新加坡的朋友參謀,才挑中這次的遊學活動。

例如,杜芳芳就對遊學活動中的可持續發展的主題深感興趣,她也認為這與她希望灌輸給孩子的生活理念是相通的。

與此同時,黃鵬和杜芳芳也帶著考察的心理來了解新加坡的教育體系,希望通過陪孩子遊學進一步了解新加坡的教育環境。黃鵬也正在規劃,是不是等女兒升上中學,把她送到新加坡受教育。

根據新加坡旅遊局最新數據,今年7月入境新加坡的旅客人次達到160萬,其中來自中國的旅客占四分之一,達41萬2940人次。這是新中兩國自2月實施免簽後遇上的第一個中國學校暑假,因此7月的中國旅客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八成。

不少受訪旅行社都提到,7月主要都是遊學團帶來的生意。據業者分析,遊學團主要來自中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

美秀旅遊董事許美秀從事入境游約10年,她表示,今年暑假接待的中國旅客中85%是遊學團,來自中國各個城市。

「有的是學校組團到新加坡參加比賽順便旅行,也有一些興趣班的老師組團帶孩子們來旅遊加學習。」

來自新疆的滑雪學校的遊學團學生,在新加坡品嘗印度煎餅,並現場了解煎餅的製作過程。(受訪者提供)

一家新疆的滑雪學校的教練安排了60名學生到訪新加坡,除了參觀學校之外,也安排了品嘗美食和去環球影城等景點遊玩。

美秀旅遊在2022年獲得中國的團隊簽證資質後,開始做更多的中國團隊。當時根據團隊簽證規定,他們所獲得的資質並適用於接待商務和遊學團。今年2月新中正式免簽,團隊旅客也不須要辦理團簽後,秀美旅遊獲得不少詢問,才開始接待遊學團。

住宿高檔逗留長

明年熱度料更旺

不同機構有不同的遊學目的,有的機構更側重「學」的部分,安排學生到國際學校校園裡上兩三天課,也有的機構更側重「玩加學」的部分,行程中安排了許多新加坡特色寓教於樂的景點,例如科學中心、植物園等。

根據旅遊局數據,今年7月抵境的旅客,平均逗留3.66天。許美秀指出,不少遊學團包含上課的天數,因此逗留時間較其他旅行團要長許多,平均逗留8天7夜,有的甚至整整9天8夜。

另外,這些遊學團的消費預算也高於一般旅遊團,許美秀說:「能參加海外遊學團的孩子,父母也都很捨得消費,通常要求讓孩子住好吃好;一定要住四星或五星酒店,餐費也定在25元,比一般旅行團的15元高出不少。」

許美秀也說,部分中國的公立學校一般出國的計劃需要提早好幾個月甚至是一年籌劃,因此來不及在免簽後馬上訂下今年暑假的遊學計劃,她估計明年暑假遊學團熱度會更高。

樂也游創辦人梁文寧認為,既然要做新加坡入境旅遊就必須專注在新加坡的強項,而新加坡優越的教育環境與資源正是國人最引以為傲的賣點。(受訪者提供)

教育資源是最大賣點

創新行程吸引中國家庭

旅遊策劃公司樂也游從去年暑假開始專做遊學團。公司創辦人梁文寧認為,既然要做新加坡入境旅遊就必須專注在新加坡的強項,而新加坡優越的教育環境與資源正是最引以為傲的賣點。

也是世界研學旅遊組織新加坡分會秘書長的梁文寧指出,自開放免簽後,新加坡更是成為中國市場最熱的教育旅遊目的地。近年來,不少中國父母對新加坡的教育資源很感興趣,希望來新考察。

在行程方面,樂也游的策劃偏重在寓教於樂,讓學生邊玩邊學。例如,與香格里拉集團聯辦「一桿一物理」,通過揮桿學打高爾夫球,也學習物理知識。

另一個是與知新館合辦學習營,了解新加坡的歷史和防衛的理念,活動包括在知新館裡露營。

浙江某私立教育機構參加一桿一物理課程後,於高爾夫球場上合影。這個課程由新加坡旅遊策劃公司樂也游與香格里拉酒店聯辦,讓學生一面揮桿打高爾夫球,一面學習物理知識。(受訪者提供)

三四線城市遊客也來了

游和學並重外加體驗多元文化

也有主辦交流活動的新加坡機構參與到遊學團業務。中國—新加坡高層次人才交流中心在暑假就接待了不少來交流的中國學生。中心的對外聯絡部部長劉淑妹說,今年遊學團需求增長一倍以上。中心7月每天接待一至三個團抵新,每團二三十人,8月初才減少至每周兩三團。

劉淑妹說,往年較多的遊學團來自北上廣深一線大城市,但免簽後,三四五線城市的遊學團也來了。

公司在2017年前後開始主辦遊學團活動,「早期,更多的需求在游的方面,學的元素較少」 。隨著遊學團市場越來越成熟,大家也更為注重學的部分。中心與新加坡的旅行社合作,由中心負責上課和學習,入境旅行社則負責吃與遊玩。

今年暑假,中心就主辦了機器人比賽,讓中國來的學生們了解新加坡在編程、科技方面的學習環境。劉淑妹說,會儘量讓學生「體驗在全英語的環境下學習或比賽的感受。」

學生上課之餘,也會被帶去遊玩。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由於聲名在外,自然成了許多遊學團要求參觀的目的地。

共和理工學院酒店與服務管理系高級講師李俊宏博士受訪時指出,根據Future Market Insights,2022年全球有超過600萬人參與遊學,為目的地、當地社區和教育遊客本身帶來了各種益處。

他指出,新加坡在教育和研學旅行市場上極具吸引力,提供了高質量的產品,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城市規劃和文化遺產等領域。作為多元文化社會,新加坡混合了四種官方語言。學生可親身融入到新加坡和諧的多種族社會,體驗獨特的文化。

業者安排中國遊學團參與學生感興趣的科技、編程活動,讓他們體驗在全英語的環境下學習或比賽的感受。(受訪者提供)

遊學團太多

帶來了什麼弊病?

遊學團無疑為旅行社、餐飲和酒店業帶來巨大商機,但是在部分屬於公共資源的地方,卻因大批遊客湧入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例如國大和南大因為在世界大學排行榜分別排名第8和第15,讓許多遊學團和散客親子團慕名而來。

南大在今年初中國寒假後,由於學生抗議而決定向進入校園的車輛和大巴收費,並要求登記,種種措施下,今年暑假期間到訪南大的旅客已大為減少。

國大則在今年暑假吸引大批旅客,國大學生紛紛投訴班車和食堂過於擁擠。校方隨後決定未來在寒假和暑假期間,加強管制班車和食堂;規定訪客必須在教職員和學生陪同下才能進入食堂;要求所有從事導覽活動的學生必須向學校登記,旅行車入校園同樣必須登記。

新加坡華文導遊學會會長楊孝忠指出,新中免簽後遊學團的增長非常明顯。有的遊學團因為來新加坡不再須要申請團簽,就不找旅行社,更沒有聘用持證導遊。無導遊的團難以控制,也不了解國大的建議參觀時間和路線。

另外,有些旅行社為了壓縮成本,讓行程看起來豐富,刻意把參觀國大的行程拉長至半天以上,但卻是放羊式地讓學生在校園裡閒逛。還有的乾脆不包旅行車全程接送,讓學生搭乘國大的免費班車,占用學校的資源。

他也揭露部分遊學中介在中午時間把整個團帶到大學食堂里吃午餐,是為了節約成本,增加利潤。「在國大食堂用餐,每個學生大約是七八元,最多也是十元以內。但是在一般接待旅行團的餐廳,每人收費15元。」

中國—新加坡高層次人才交流中心主辦機器人比賽,讓從中國來的遊學團參加。學生們能身臨其境地了解新加坡在編程、科技方面的學習環境。(受訪者提供)

遊學資源終究有限

需適當配置和運用

楊孝忠建議國大可以酌情收取一些費用,讓旅行社和散客們更認真對待自己的預約。他也建議國大在預約時,先了解到訪學生的年齡,優先給適齡(中學和高中)學生參訪。「幼兒園和小學低齡孩子去參觀大學沒有太大意義。」

他說:「安排不適合的行程,就是一種接待資源的浪費,不僅會造成學校的負擔,旅客本身也得不到最佳的體驗。錯誤的資源配置會導致資源的濫用和浪費。我們歡迎旅客到來,但必須提供對的資源,有限的資源需要適當的配置和運用。」

大學可能須要思考,開放的形式是否讓大學觸及到正真的對象。既然班車和食堂的資源是有限的,就必須謝絕「到此一游」的打卡旅客。他也贊成國大謝絕沒有導遊證或校方的導覽證帶團的學生和遊學中介機構。「無證帶團的講解品質很難把控,國大也很難管理和控制。」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