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科學局近期通報顯示,含有麻醉劑成分的"喪屍"電子煙在本地青少年群體中蔓延,2025年上半年已查獲28起相關案例,較2024年全年10起激增近兩倍。
1. 青少年吸食電子煙現象頻發
自2025年初以來,新加坡社交媒體平台頻繁出現青少年吸食"喪屍煙彈"後的異常行為視頻。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至少四個青少年6月24日凌晨,在榜鵝市鎮廣場疑是吸了電子煙後舉止古怪,猶如電影中的「喪屍」,引起關注。
來源:網絡
其中一段6月24日流傳的22秒視頻顯示,至少四名青少年在榜鵝市鎮廣場吸食後出現神情呆滯、肢體不協調等症狀,部分人甚至倒地抽搐,舉止酷似電影中的"喪屍"形象。
衛生科學局調查顯示,此類電子煙主要通過非正規渠道流入校園周邊,包裝常偽裝成普通零食或潮流玩具,對青少年具有隱蔽吸引力。
據基層醫療診所反饋,近三個月接診的12-18歲患者中,因吸食"喪屍煙彈"導致頭暈、呼吸抑制的病例較去年同期增長40%。
2. 毒物成分與監管界定
"喪屍煙彈"的核心危害成分為依託咪酯,這是一種臨床常用靜脈麻醉劑。

示意圖。
該物質未被納入《濫用毒品法令》管制範圍,而是由新加坡衛生部依據《毒藥法令》進行監管,屬於第II類毒藥,未經許可生產、銷售或持有均屬違法。
醫學研究表明,依託咪酯通過呼吸道吸入後,可迅速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意識模糊、肌肉控制力下降,長期使用可能引發腎上腺功能損傷。
尤其對發育中的青少年,可能影響大腦認知功能與內分泌系統,其潛在健康風險已引起新加坡醫學會的警示。
3. 執法升級與跨部門應對
針對案件激增態勢,衛生科學局已聯合警方啟動"凈網2025"專項行動,重點打擊線上非法銷售渠道。
行動開展以來,已關閉12個涉嫌兜售"喪屍煙彈"的社交媒體帳號,逮捕5名涉案人員,查獲各類含依託咪酯電子煙製品約3000件。
新加坡海關亦加強口岸查驗,在樟宜機場與兀蘭關卡設立專項檢測通道,利用痕量檢測技術截獲多批偽裝成日用品的非法電子煙。
據海關發言人透露,2025年上半年查獲的含毒電子煙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3倍,其中依託咪酯類製品占比達65%。
4. 社會聯動呼籲
新加坡全國青少年理事會推出"無毒成長"宣傳計劃,通過校園講座、家長工作坊等形式普及"喪屍煙彈"危害。
新加坡理事會主席陳美華指出:"這類新型毒品利用潮流文化包裝,青少年辨識難度高,需要家庭、學校與社區形成防護合力。"
醫學專家特別提醒,依託咪酯的麻醉作用可能導致吸食者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意外,近期已出現多起青少年因吸食後失去行為能力而受傷的案例。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呼籲公眾若發現相關線索,可通過熱線1800-2255-777舉報,共同遏制毒物蔓延。
參考資料:
1. 「喪屍」電子煙危害大 本地查獲案例激增,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