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加坡亞熱帶雨林 體驗森林動物園王國 探尋亞馬遜河奧秘
新加坡的動物園與國內相比,很有自己的特點,基本可以稱為是自然的生態動物園。
在國內的時候,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介紹熱帶雨林的片子,感覺那樣的地方比較神秘?原始茂密的森林和植被,常年不變的濕地,盤騰纏繞著大樹,裡面生息著適宜生長的植物和動物;既然稱作為雨林,旁邊肯定有河流經過,河流與森林相伴,天然混成,自然勾勒出四季如春的熱帶雨林神秘的個性與風情。
在我們國家,動物園一般都在城市裡,在郊區的很少,除非是兇猛的大型動物,像專門飼養老虎的園區,都在遠離城區的郊外;動物園飼養動物,一般是在籠中或在圈裡,而並非讓動物自由自在的散養。
這樣飼養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怕看不住,擔心動物逃掉;二是怕動物傷人。在北京一家老虎園,因為一遊客不遵守園區規則,在生猛的老虎園任意下車,被老虎咬傷,母親見後下車阻止,結果被老虎咬死,這是用生命換來帶血的教訓。
動物就是動物,它沒有理智和理性,任憑自己的感覺行事,不管是對任何動物,人類都應該有戒備心理,提前預防,防止動物無辜傷人,這是天規道理。
新加坡的動物園不同,他們的動物基本處在一個很大的天然林間和自然流淌的河邊水域。比較安全的動物,像小猴類動物,在林間自由隨意地跳躍;水族類的動物,鱷魚和群魚自由暢遊在比較深的水塘里;還有一些動物,像大象、長頸鹿、斑馬、角馬這一類的食草動物,在自然林間蓋好家舍,它們就生活在自己的家園。
有一定危險性的動物,則在籠中圈養。像獅子、豹子、蛇類動物,均在籠中飼養;暴虐的非洲獅在森林裡捲曲著,安穩地沉睡著;級別比較高的保護類動物,熊貓、小熊貓,在嚴密的室內飼養;這是新加坡動物園對各種不同類動物飼養的區別與區分。
新加坡動物園主要以熱帶、亞熱帶的林間及非洲動物為主,像長頸鹿、犀牛、斑馬、角馬、獅子、蛇類、蜥蜴、變色龍、烏龜、猴子、猩猩等。地球南、北極的動物稀少,大概是因為新加坡這個地方適宜這些地方動物的生長與生存。
我們遊覽的那天,正好趕上下雨。天空陰雲密布,陰雨連綿,這片森林自然就成為了熱帶雨林,一種天然超脫的亞熱帶雨林風情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走在動物園裡,仿佛我們來到的是亞熱帶雨林。在動物園旁邊有一條彎曲的河流,河面很寬,看不見流動,也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河水平靜而舒緩,在一絲絲微風的吹拂下,河水略有微瀾,特別值得駐足觀賞。
這裡真像我們在電視片中看到的熱帶及亞熱帶河流,神秘的河床,沿岸是濃密的森林,在安靜的外表掩蓋下,渾然、質樸、寥廓而神秘,不知道這裡都隱藏著什麼動物?
在陰鬱的河流上有一架顫顫巍巍的木製廊橋,曲徑通幽,大約有百餘米長,從動物園的一側通向另一側的熊貓館。安靜的河水,遊船停泊,時而有遊人乘坐,閱覽沿河風光,也顯雨中風景。
從熊貓館出來,穿過長長的廊橋,我們來到亞馬遜河探索之地,乘坐一條電動軌道船,從高處的軌道突然沉降下來,船隻濺起一片燦爛的水花。船向森林深處前行,行進在河流與森林之間,在亞熱帶森林瞧見了野豬、像人像一樣的小動物、火烈鳥、花斑豹、猞猁塔等動物。
新加坡特別重視對當地孩子們的生物教育和熱愛動物的生態教育,安排小學生來動物園參觀學習。利用動物園開展對青少年的體驗教育,素質教育,人生教育,環保教育。
每天都有安排學生和青少年來參觀見學的,也有利用動物園開展美術畫素描的,進行美育教學。有專門的老師講解,這是與我們有所不同的地方。

新加坡動物園

新加坡動物園建在一片熱帶雨林之中

雨林有自然生態的森林與河流

這裡有茂密的森林大樹

小猴子自由自在在森林裡玩耍攀爬

多年自然生長的植被大樹

猴子自由自在地在森林裡生活

鱷魚和魚兒在池塘河流里遊玩

它們自由在池塘里遊玩

犀牛在森林裡居住

鴕鳥在森林裡遊蕩

斑馬在森林食草

角馬在森林裡休閒

野豬在森林裡遊蕩

長頸鹿在森林裡遊玩 那邊就是一條河流

非洲獅倒顯得無所事事 睡覺

動物園裡的外國遊客 拿著圖尋找動物的位置

蛇必須在封閉的館內

變色龍也在館內飼養

黑熊在森林裡圈養

大猩猩也館內飼養

小猩猩就有自由度

我總看它好像在郵筒前要郵寄「信件」一副沉思的樣子 莫非失戀了

守衛家園 警惕周圍

森林裡的林間小道

這頭大象不知道犯了什麼錯誤 一直在這裡一動不動地懺悔面壁

而這頭大象則不停地用鼻子喝洗澡水

大象的家園也是在森林裡

蝙蝠的家園

蝙蝠在吃西瓜

一邊吃 一邊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