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鮮艷的小鳥

普通翠鳥(拍攝於斯里蘭卡雅拉國家公園)
「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
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這是我們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翠鳥》中的一段話,形象地描寫出一種漂亮的小鳥。這種課文中介紹的翠鳥是普通翠鳥,體型很小但顏色鮮艷,而我看到的白領翡翠的體型要比普通翠鳥大上一點兒。赤翡翠的體型更大些,羽毛顏色棕紅,嘴紅紅的,非常漂亮。藍胸翡翠和赤翡翠的體型差不多,它可是非洲最大的翠鳥。

白領翡翠

赤翡翠

藍胸翡翠
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

美州紅䴉(huán)

蓑(suō)頸白䴉
這兩種鳥就像是「表兄弟」,樣子很像可是羽毛顏色一個鮮紅,一個黑白。紅色的生活在南美洲,而黑白色那隻生活在澳大利亞,本來它們在野外相隔遙遠,不過在飛禽公園裡它們可是住到一起的。

鸕(lú)鶿(cí)和鸛(guàn)鳥混養
住在一起的還有一大群鸕鶿和鸛鳥。爸爸給我一一介紹,原來它們有白胸鸕鶿、普通鸕鶿、白頭䴉鸛和黑頸鸛。這些鳥里我只聽說過鸕鶿,因為小時看畫報中介紹說它們又叫「魚鷹子」,非常善於捕魚。有很多漁民伯伯就飼養魚鷹,讓它們幫著捉魚。這次能親眼見到它們的樣子,我真是非常高興!來動物園的好處就是能見到一些活的動物,和以前從書中見到的加以比較,有更直觀的認識。至於那兩種鸛鳥,我只知道它們都很大,一個白色、黃嘴、粉紅頭,一個脖子和一部分翅膀是黑色的,最特別的是長著一雙黃色的眼睛。

白胸鸕鶿

普通鸕鶿

白頭䴉鸛

黑頸鸛
這時樹上跑來一隻小松鼠,大大的眼睛真可愛,它一點都不怕人,好像要我過去找它玩呢,可是等我跑過去,它卻一溜煙似的跑走了。

赤腹松鼠
鴿子裡的「王后」

維多利亞冠鳩展區
維多利亞冠鳩長得像鴿子,頭上的羽毛像一把打開的大扇子一樣,渾身裹滿了藍紫色的羽毛,活像一位高貴的「王后」,漂亮極了!展區裡面展出了很多隻,樹上、地上都有,在這裡我看了很長時間,要不是爸爸、媽媽催我繼續去別的地方,我還呆在那兒不動呢。

維多利亞冠鳩(jiū)

維多利亞冠鳩特寫
「會說話」的鸚鵡

彩虹吸蜜鸚鵡
彩鸚谷里散養著很多小鸚鵡,它們顏色鮮艷,五顏六色非常漂亮!最吸引人的是它們還會「說話」呢,當我們靠近它們後,它們會用英語說:
「Hello!(你好)」
在這裡遊客還能喂鸚鵡。看照片中的我,拿著小碗兒,翹著腳把碗里的食物喂給鸚鵡吃。一開始我有點害怕,怕鸚鵡會咬我,後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把手伸過去,看著鸚鵡在我的小碗中吃食,它們吃得那麼認真,我也不再害怕了。原來我是可以和它們做朋友的!


我在喂鸚鵡
又見「空中之王」
「哇,好多的猛禽啊!」我指著一片展區說。棕櫚鷲長著黑白色的羽毛,粉紅色的「眼圈」,一點都不禿,它混在禿鷲堆里可以算是「美男子」了!虎頭海雕是最大的海雕,那張巨大的、黃色的彎嘴讓我記憶很深,還有美國的國鳥——白頭海雕,自從有一次我坐飛機時看到一個美國老爺爺的護照上印有它的圖案時,就被這種白頭的大鳥深深吸引住了。當時老爺爺看我直勾勾的看著他護照上的大鳥,還笑眯眯的指著它對我說話呢,只是我一點兒都聽不懂他說的是什麼,但看得出,他對白頭海雕也是非常喜愛的。

棕櫚鷲

虎頭海雕

白頭海雕
什麼是「四大走禽」
大家一定會問,「四大走禽」都是哪四大呢?原來它們分別是鴕鳥、鴯鶓、鶴鴕(食火雞)和美洲鴕。
其中鴕鳥可是體型最大也是最為人們熟知的,它們生活在非洲,經常出現在電視中的動物類節目中,它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鳥,人們常說的那個鴕鳥一遇到危險時就把腦袋埋在沙子裡的愚蠢行為,我可是從來不相信的,它能跑得那麼快,何必要做這麼「自欺欺人」的事情呢。鴕鳥爸爸的羽毛是很明顯的黑白兩色,而鴕鳥媽媽的羽毛是灰褐色的,所以很容易區分出它們。

鴕鳥
鴯鶓和鶴鴕都生長在澳大利亞,尤其是鶴鴕,別看它的個子要比鴕鳥和鴯鶓小,排名老三,可是它非常兇猛,它的爪子如同匕首般鋒利,所以被列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小朋友們如果在動物園中見到它們,一定要和它們保持距離,千萬注意安全。美洲鴕也分為大美洲鴕和小美洲鴕兩種,注意它們的關係可不是爸爸、媽媽和孩子的關係,而是美洲鴕鳥科兩種不同的鳥類。儘管大美洲鴕是美洲最大的鳥,但還是要比鴕鳥小得多,小美洲鴕的體型就更小了,是體型最小的大型走禽。

鴯(ér)鶓(miáo)(拍攝於新加坡動物園)

鶴鴕(別稱:食火雞)

大美洲鴕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