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96小時過境免簽

2019年02月17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移民局更新96小時過境政策,正式列入中國

一起解讀過境免簽政策

如果通過新加坡往返任何第三國,符合以下要求,將可能有資格獲得96小時的過境免簽(VFTF):

1可以通過任何交通工具進入新加坡,但只能通過空中或海上出發。

2必須在96小時內有一張有效的前往新加坡的航空/渡輪/遊輪票;

3必須擁有以下任何國家簽發的有效簽證/長期通行證(自VFTF進入新加坡之日起有效期至少1個月):

*澳大利亞 加拿大 德國 日本 紐西蘭 瑞士 英國 美國

注意:簽證必須是有效的,可以前往上述國家。

***持單次簽證前往第三國,返回時仍可享受96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持有單次簽證(SJV)的旅客在返回途中(即在Sjv被使用並不再有效後)仍可獲得96小時過境免簽。

但必須要:直接從簽發單次簽證的國家出發,經過新加坡返回自己國家。(如果直接第三國回到國內後再前往新加坡不被認可)

新加坡過境政策不太穩定 此前,持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大國簽證的中國公民經新加坡中轉前往這些國家時,一般都可以享受96小時過境政策。(也有未成功的案例發生 看情況)

不過去年早些時候,新加坡方面突然發布簽證提示:

新加坡目前不能辦理落地簽證,持中國護照旅客不適用96小時免簽過境新加坡政策。如乘坐廉價航空公司航班經新加坡樟宜機場轉機(包括轉乘同一航空公司航班),因需要入關提取行李、辦理登機牌等,也須提前辦好籤證。

雖然新加坡移民局表示中國護照不適用,但有部分人反應還是可以享受此政策的,有成功的案例,當然也有沒給的情況。小編覺得還是得看他們出入境官員了。

現在,移民局正式列入中國公民後,過境免簽成功率應該會比以前高了,但是,小編還是建議提前和航空公司或使館確認好,以免出入境時受阻。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截至2015年11月,新加坡常住總人口臨時數字為553.5萬,其中337.5萬人屬於新加坡公民和52.7萬個「永久居民」簡稱PR,居住在獅城的外籍人士數目相當多,有約163萬人。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來從歐亞地區遷移而來的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其移民社會的特性加上殖民統治的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影響,使得新加坡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社會特色。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占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97/平方公里,人類發展指數為0.901。

新加坡唐人街,是新加坡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也是遊客來到新加坡必看的文化景點之一。

從移民安置地到生機勃勃的傳統文化區域,有著名華人建築,寺廟等,歷史痕跡隨處可見。

現代化景觀也緊緊相隨,各種購物中心、街邊美食攤、各色商品小販和百年老店毗鄰而居,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每天晚上的夜市更是熱鬧非凡, 極具傳統色彩,在這兒賣的新加坡紀念品也相當便宜,值得一逛。

最熱鬧的時候莫過於中國農曆新年期間,屆時整片區域都會張燈結彩,各種店鋪都裝飾得紅紅火火,年味十足

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地位穩固。李光耀是該黨的首任秘書長也是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理。1923年生於新加坡,籍廣東省大埔縣。他自新1965年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交棒給第二任總理吳作棟。1993年新加坡舉行獨立後首次總統全民選舉,原副總理、新加坡職工總會秘書長王鼎昌當選為首位民選總統。2004年8月,李顯龍接替吳作棟出任總理,是第三任總理。2006年5月大選後連任總理。2015年9月11日,人民行動黨再次贏得大選,李顯龍再度接任總理一職。

新加坡是一個嚴刑峻法的國家,旅客在該國販毒或犯上謀殺罪及叛亂罪,亦有機會被新加坡法務機關判死刑。不過新加坡政府已經廢除兩種罪犯面對的強制性死刑刑罰,讓符合條件的運毒跑腿和在較輕微謀殺意圖下致死他人的犯人有機會免除死刑,但會被判處終身監禁。不過,要免除死刑,走私毒品的跑腿必須符合兩大條件:一是僅運毒,沒有供應或販賣毒品;二是犯人必須給予中央肅毒局實質而有效的合作,又或他因為有智力缺陷而無法明白罪行的嚴重性。如果符合條件,法官可酌情判處犯人死刑或判終身監禁外加鞭刑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衝擊,但並不嚴重。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為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並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1]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新加坡是一個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

2018年12月,新加坡入選「城市旅遊目的地百強」,排第5名,入選「遊客訪問量最大的十個城市」,排第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