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店建築群包含了購物中心、酒店、會展中心、博物館以及頂樓的空中花園。如此複雜和高難度的建築工程,在建築界非常難得!

在無邊游泳池欣賞新加坡的夕陽,是來新加坡必須要體驗的絕妙感受~

圖源:Safdie Architects
金沙酒店內以曲線向內收斂,兩遍的走廊相對著共享空間,順著建築整體的線條層層懸挑,充滿藝術感!
新加坡皮克林樂雅酒店(Park Royal Hotel)
現在,越來越多的建築設計師想把綠色的理念帶到建築中。在這方面,新加坡的WOHA Architects可謂是做了一個好示範。

他們建造的皮克林樂雅酒店樓高四層,繁茂園林將建築裝點的恰到好處。

酒店完全採用「垂直森林」的生態系統來應對熱帶城市的挑戰——「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加速的氣候變化以及保護熱帶生物多樣性的需求」。

皮克林樂雅酒店也是新加坡第一家使用太陽能電池供電的零耗能酒店,採用綜合性節能節水措施,例如雨水收集再循環系統。

圖源:WOHA
Bugis DUO 雙塔
雙塔的設計概念來自建築師Büro Ole Scheeren,兩座大樓由兩個極富表現力的雕塑塔組成,曲線的外立面帶有精緻的蜂巢形肌理遮陽系統。

圖源:DUO
單是一個塔就可以容納600人,雙塔內含國際消費電子展和由安達茲經營的酒店。

「蜂巢」由六邊形組成,保護室內免受太陽的直射,遮擋了一部分強光,同時室內溫度不會過高。
DUO代表著新加坡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歷史性的合作,通過兩國投資機構合資發展,展現了東南亞國家合作的新時代。

攝影師:Iwan Baan
新加坡天空住宅(Sky Habitat)
建築整體是多孔和開放式結構,可以吸收更多的陽光,讓空氣自由流動,連接建築的通道被設計成花園,讓人們最大限度地享受社區的優質環境。

建築相比傳統住宅建築材料更加細膩,結構設計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交叉通風使空氣流動達到最大化,完美適應新加坡的熱帶氣候。

地面上有一個下沉式停車場,一個游泳池和一個戶外活動室,建築72%的面積都被綠色覆蓋,讓居民最大限度地與大自然接觸。

圖源:Safdie Architects
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
建築由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前合伙人奧雷•舍人設計,整體成疊加型結構。

建築設計師「調皮」地把住宅當積木,層層疊疊。看似隨意但別具匠心。

相互交錯的建築類型完全打破新加坡建築的標準,整個公寓建築群有31棟公寓樓,每座樓有6層高。

以上圖源:OMA Architect
大部分的住宅都被鬱鬱蔥蔥綠色植被環繞,為住在裡面的人打造出了休閒娛樂以及社會活動的空間!看著這麼錯落有致的建築設計,很想問一句:在裡面生活多久才不會迷路?
看完這些「外星建築」不過癮?來吧,讓我們回顧下那些在新加坡拍過的好萊塢大片,真正掉進1電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