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加坡街頭壁畫和塗鴉的喜歡由來已久。原因不僅僅因為那幾幅耳熟能詳的巨型壁畫是打卡點,更多的是源自我在跟幾個新加坡本地塗鴉藝術家認識的過程中,對他們創作這些作品背後的動機,以及他們藝術生存道路上曲折的故事而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也因此有了跟他們學習並一起畫壁畫玩塗鴉的衝動。
立陶宛的壁畫藝術家

著名檳城壁畫《姐弟共騎》
提起街頭壁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也許是馬來西亞著名的檳城壁畫《姐弟共騎》,立陶宛藝術家Ernest Zacharevic利用斑駁的牆壁和一輛廢棄單車勾勒出的兩個孩子,栩栩如生的壁畫讓很多人慕名去留影打卡。在新加坡甘榜格南一帶維多利亞街主路有很多他的作品。

以拱門為枕頭的《女孩與幼獅》構思巧妙
2013年,出現一個以拱門為枕頭的壁畫《女孩與幼獅》,有著令人拍案叫絕的巧妙構思。藝術家正是通過隱喻的方式告訴大家新加坡與獅子的關係。

《攀爬男孩》立體感強

《探出窗口的男孩》
Zacharevic的壁畫將形象放大,畫面深淺有致,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探出窗口的男孩》和《攀爬男孩》盡顯藝術巧思。

加上聖誕元素的《坐在購物車裡的小孩》令人耳目一新
《坐在購物車裡的小孩》更是巧妙利用了兩個購物車鑲嵌在牆壁,坐裡面的男孩女孩栩栩如生。觀者甚至會在聖誕節的時候看到壁畫周邊加上聖誕元素,每一次路過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本地的壁畫家葉耀宗
本地著名的壁畫家葉耀宗也正是受到了Zacharevic壁畫的啟發,於2015年在艾弗頓路開始了自己的壁畫創作。
葉耀宗其實不是美術科班出身,他因為熱愛畫畫並且始終堅持用壁畫講述故事,從一名會計師「搖身一變」成為了小有名氣的壁畫師。我們認識的時候他甚至還沒有辭職,從2018年6月才正式辭去高薪的會計工作,開始專門從事壁畫事業。這幾年,他完全不理會別人對他壁畫的評價,就是吭哧吭哧地埋頭苦幹,畫出了自己的YC風格(YC就是他名字的縮寫)。很多搞藝術的人也許會從專業繪畫的角度對他的作品有保留態度。然而不得不說,他這種通過講述故事和懷舊風情的繪畫風格,反映了新加坡五六十年代的古早味,勾起了很多老一輩人的回憶和共鳴,甚至很多年輕人也十分喜歡他的壁畫。一句話,接地氣!藝術源於生活,並不是多純熟的畫畫技巧和所謂的高深美術理念才能稱之為藝術。在我看來,人們看得懂的,能通過作品產生共鳴的就是好的作品。葉耀宗把牆當成畫布,用畫筆還原了實實在在發生在新加坡的故事。尤其是在牛車水的那些壁畫,每一次他畫壁畫都有很多路過的人駐足觀看,遊客甚至會拉著他拍照合影,而真正能夠帶著回憶的微笑守著他看半天的,多半是新加坡本地的安哥安娣。因為他們能從畫面里找到過去歲月的痕跡。
尋畫探寶之旅
YC風格壁畫遍布全島二三十處,每一幅壁畫都講述著一個故事,一份回憶。比如描繪面具人楊萬國在牛車水售賣面具的壁畫,其情景曾經也是牛車水的一道風景線。

葉耀宗壁畫作品《牛車水的家》

位於登婆街的《粵劇大戲台(六國大封相)》

路人圍觀葉耀宗畫《中秋節》壁畫
葉耀宗在牛車水的很多壁畫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寫信佬》、《中秋節》、《我牛車水的家》、《粵劇大戲台》,還有天福宮後牆最長的壁畫,而隱藏在壁畫里的密碼想必知曉的人就不多了。

天福宮後牆最長的壁畫

史密斯街口的《柯南》
去年,《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風靡一時,師傅在牛車水美食一條街——史密斯街口繪製了柯南正在買榴槤的可愛YC風格壁畫。電影里大家爭奪的「紺青之拳」藍寶石,也藏在其中。很多人以壁畫為背景擺出種種迥異的姿勢和造型,其實也是壁畫作品浸入式的一種互動呈現,也是藝術家想要達到的效果和目的。

葉耀宗筆下的楊萬國
本地旅遊業者為此設計了一個以牛車水壁畫為主題的定向尋寶遊戲,參與者都能夠在完成任務的時候得到很多提示,從而更加了解壁畫背後的故事和新加坡的歷史,非常有意思。

滑鐵盧街公教中學一層長廊的《冰球》

《美芝路軍用品市場》
如果大家對懷舊風的壁畫有興趣,可以去到位於滑鐵盧街的公教中學一層的長廊,那一組壁畫是葉耀宗跟中學同學袁錦昌在2016年為慶祝這棟建築80周年而作的。畫面有過去的新加坡小孩子最愛的冰球,和美芝路的軍用品市場,舊時的奧迪安劇院等。

位於中峇魯的壁畫
歷史遺產區中峇魯也有好幾幅YC的壁畫,偶爾逛到那一帶,不僅可以打卡壁畫,還會在街角發現一些很有特色的精品小店,也許會帶給您一些驚喜。

葉耀宗用畫筆在植物園的大石頭上記載了各族人們對中草藥以及香料的用法

葉耀宗在宏茂橋社區創作壁畫
葉耀宗的懷舊壁畫甚至出現在不同的社區。宏茂橋一巷大牌226一帶,2018年展出時還有一些甘榜的模型,那些雞鴨鵝都是在家做好的,展覽結束後搬走,壁畫就保留下來,艾佛頓路和尼路一帶同樣藏著他早期的作品。植物園的草藥園有幾塊大石頭,他也用畫筆在上面記載了華族、馬來族、印度族人們對中草藥以及香料的用法。這些生動的作品無疑給社區注入了活力,給生活在周遭的居民帶來了不少驚喜。

機場T4航站樓壁畫之一

聖淘沙的3D壁畫
樟宜機場T4航站樓M層也可以看到一系列本地小吃的壁畫以及新加坡昔日風情,讓剛到新加坡的遊客一下子通過壁畫對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有最初的認識。到了後期,葉耀宗甚至嘗試了3D的壁畫,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到聖淘沙的西樂索炮台附近尋找。
因畫結緣
我因為喜歡美術而經常去看葉耀宗畫畫,一邊看他畫一邊聽他講故事,才發現有很多的樂趣都藏在壁畫裡面。這幾年他慢慢從業餘壁畫家變成了本地專業壁畫家,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創作一幅作品要反覆構思,要查閱大量資料,還有頂著烈日和冒著大雨的可能,這個過程有著一般人看不到的辛苦,也有屬於藝術創作者的樂趣。葉耀宗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堅持和認真,我對他印象最深的是,我幫社區組屋底下畫的壁畫,都是學習和臨摹他的畫法,他看了以後會很認真的發一段文字點評,告訴我哪裡畫得不對,哪裡顏色用得突兀,哪裡的比例不合適,讓人真的心服口服。不管走到哪裡,每當看到這些壁畫,都能讓筆者回味良久。故撰此小文,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這些壁畫來更多了解壁畫背後的意義和故事。
(作者為本地旅遊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