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留學生又上熱搜了
出國留學,用兩年的時間敗光了200萬元,最終卻連預科都沒能畢業。
回國後,到大專院校求學,兩個月不到就棄學回家,整天與遊戲為伴。
與家人僅剩的交流就是:要錢!吃飯都要靠奶奶一口一口來喂。
22歲的他,逆生長為一個「巨嬰」,成了所有留學生的反面教材!
晨宇自小父母離異,因為這,父母對他總是心懷虧欠,對他事事滿足,奶奶就連發現5歲孫女吃了晨宇的一片麵包,也要拖著病腿冒大雪出門重新給他買。
晨宇18歲被送出國留學,兩年間,晨宇最少花了200萬元,結果卻一事無成,連預科的畢業證都無法取得。回國後到大專院校求學,不到兩個月就棄學回家,與遊戲為伴,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錢。
這樣的生活晨宇已經持續2年了,除了張嘴伸手向家人要錢,他幾乎失去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想想一個22歲的年輕小伙,青春韶華,還出國喝過洋墨水,如今卻混成生活幾近不能自理,要靠父母給錢奶奶喂飯的「死宅族」,活脫脫一個的巨嬰形象,不禁令人唏噓。
這份「疼愛」讓孩子生活上的物質條件是不差了,差就差在教育不是錢堆積起來的,它需要的是陪伴。
小編王百萬不禁想給大家分享前不久2個實實在在的案例。
案例一
學生簡介:
姓名:郭同學
性別:女
學歷層次:學齡前
入學時間:2018.5
錄取專業:幼兒園K1(小班)
錄取院校:公立幼兒園My first skool
簽證展示:

郭同學的媽媽非常喜歡新加坡,對新加坡的教育讚不絕口。平時,自己公司的業務也和新加坡有聯繫。
郭媽媽目前是離異狀態,除了女兒,還有個小兒子,郭媽媽決定把大女兒先送去新加坡讀書,外婆陪讀。
等弟弟年齡到了,也送去新加坡讀書。希望兩個孩子能儘早適應和融入當地的教學系統和學習環境,培養國際化的思維模式,最終可以順利的考入當地的大學或者申歐美名校。
可以說郭同學媽媽對兩個孩子規劃的特別早,在諮詢的時候,孩子讀還沒滿3周歲。新加坡報讀幼兒園需要3周歲以上才能辦出學生簽證。新加坡的幼兒教育是雙語授課,既能學習純正的英文,也能保留孩子的母語技能。
學校會定期給家長彙報孩子的成長狀況,建議家長共同配合教育,也會提供機會邀請家長訪問學校,一起參加活動。學生能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同齡人做朋友,培養孩子的包容性。暫時性的和大女兒分別,為了是給女兒更好的教育環境。預祝郭同學和弟弟將來在新加坡學習生活順利。
真正成熟的親情,應該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
案例二
學生簡介:
姓名:董同學
性別:女
學歷層次:小學在讀
GPA:80
入學時間:2019.1
錄取專業:小學預備班
錄取院校:新加坡三一國際學院
OFFER展示:

辦理過程:
學生的媽媽聯繫到我們新加坡顧問倪老師,是因為她要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她想讓孩子也來新加坡,學習一年,並且感受下新加坡的教育。
南洋理工大學地處新加坡西部,算是比較偏的位置,學生剛來新加坡,又不能直接入讀公立小學,所以,綜合考慮下來,讀一個南洋理工大學附近的私立預備班學校比較合適。媽媽也會更方便的照顧孩子。
非常能夠理解董同學媽媽,自己要去新加坡待1年,同時還想讓孩子也來學習一年的心情。
董同學的媽媽是個教師,她希望能在學生小學階段,陪著孩子,讓學生養成獨立學習的能力,如果自己一個人來新加坡,孩子在中國就沒有母親幫忙輔導,會影響孩子學習也錯過建立學習能力的最佳時間。
新加坡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很好的空氣以及非常棒的福利待遇。家長在南洋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去了解下世界名校。
無論事業多忙,對孩子的陪伴都不可或缺,而這並不是一味的寵溺!
晨宇的未來尚不知,但是他的經歷應該給更多的父母敲響警鐘。當然,並非所有的留學生出了國都會變成這樣。
我們新加坡留學顧問從業以來就見證了很多留學生,從依賴父母爺爺奶奶的小王子小公舉,變成獨立自主又懂事的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選擇對的、適合的學校極其重要。很多中國小朋友,小小年紀就被爸爸媽媽們送到新加坡讀書,無論是政府學校還是國際學校,孩子們都快速的健康成長,不僅英語、學習取得進步,而且在綜合素質方面提升飛速。
辦理留學我們是專業的 我們是值得您信賴的!
想了解更多關於新加坡留學事項
可添加我們新加坡留學導師微信
我們將全程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