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築拾珍之旅(一)

2020年12月11日   •   1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早在殖民時期就存在的異域風格總能與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和諧並存,彰顯出新加坡建築美學上新舊融合的奇幻魅力。 漫步於新加坡克拉碼頭 (Clarke Quay) 、 如切/加東 (Joo Chiat/Katong)、牛車水 (Chinatown)等地,可以感受到成排的小店散發的濃郁文化氣息……

新加坡一向以「花園城市」聞名,徜徉於新加坡的街道,各處也是綠意盎然。在本期的建築拾珍,我們一起來看看將新加坡現代化建築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的兩處地標,以及近幾年即將落成的「綠色摩天樓」。

01 蘋果(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旗艦店

今年新落成的蘋果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旗艦店是新加坡海岸線的又一奇觀——帶有黑色玻璃底座的全玻璃圓頂結構。

該建築採用了鋼筋和玻璃這兩種混合材料。而每一片玻璃都經過了精心的挑選,114片玻璃全部符合新加坡專屬可持續認證標準BCA的綠色認證。

隨著圓頂結構而逐步縮小的多功能同心遮陽環,還可以滿足內部空間的吸音需求。同時,這些圓環還可以對日光進行漫反射處理,並將其反射到上方的擋板,從而產生神奇的視覺效果。從圓頂上端開口射入的光柱,不禁令人聯想到羅馬萬神廟。

此外,新加坡的花園城市概念也在該旗艦店的內部得到了很好地體現。建築師沿著圓環的外圈,設置了10棵樹木,以提供額外的遮陽可能,並對邊界進行一定的柔化處理。建築師還為其設置了皮革的座椅,使得其可以為來訪者提供舒適的休憩體驗。

02 新加坡地標性建築:濱海灣金沙酒店

自 2010 年揭幕以來,濱海灣金沙 (Marina Bay Sands) 的龐大建築群傲居整個海灣舫地區,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群輪廓為新加坡天際線烙下了耀眼的印記。頂部建有景色壯觀的空中花園,酒店內則設有「漂浮式」水晶閣、蓮花外形的博物館、出售各種先進商品和國際奢侈品牌的零售商店、精緻時尚的名廚餐廳等。

此外,大型會議及展覽(MICE) 設施、靈活高效的展覽大廳以及可容納 45,000 多位與會代表的會議中心對於商旅人士來說,是商務與休閒的絕佳選擇。

世界上最昂貴的酒店這個室外泳池建在濱海灣金沙酒店57層高的塔樓頂層,是奧運會泳池長度的三倍,高度為650英尺(198米),是這一高度下世界上最大的室外泳池。賓客們可以在游泳的同時,俯瞰新加坡的城市景觀。

BIG & Carlo Ratti Associati

為新加坡又添綠色摩天樓

設計師概念圖

今年,Bjarke Ingels Group與Carlo Ratti Associati合作的新摩天大樓在新加坡商業區中心(Market Street 88號)破土動工。項目所改造的場地從20世紀80年代起便是停車場,如今成了280米高的建築。建築內包括辦公室、299個服務式住宅單元和附屬零售空間,其立面和內部將會有豐富綠植。

建築的核心設計是升高塔樓高度的垂直肋片。它在特定位置被拉開,露出建築內部的熱帶植物。在首層,參觀者將會看到一個公共「熱帶雨林廣場」和公園,有許多「活動口袋」為健身活動、藝術裝置和其他社區活動提供空間。

「在這座建築里,公眾可以在不同高度接近綠化區域,讓城市活力在整個塔樓內蔓延,」Carlo Ratti說明道,「在自然中工作對建築體驗而言是如此重要,就像最先進的數位技術讓我們一窺未來辦公室的模樣。」作為一個理解新加坡傳統的人,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為新加坡建築的持續發展作出貢獻」,負責此項目的BIG合伙人Brian Yang 補充說明道,「這裡是熱帶現代主義的起源地。BIG的設計師希望通過將現代高層建築與生長在辦公室、住宅、設施和娛樂空間中間的豐富綠植顯著而無縫地結合,促進當地這種類型空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