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兩國爭論不休的海南雞飯
新馬兩地因歷史、地理等因素,文化風俗頗為相似,美食體驗也相通。
究竟海南雞飯是新加坡人還是馬來西亞人發明的?
各有各的證據,兩國一直爭論不休。
近日新加坡要為小吃攤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鄰國馬來西亞廚師憤怒抗議。

將海南雞飯形容為新加坡國菜並不為過,新加坡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海南雞飯不僅榜上有名,還名列前茅。
海南雞飯在外名聲最響亮。
在新加坡,雞飯攤位林立,「海南雞飯」從小吃店的一盤2新元雞飯,
到高級酒店的二十幾新元一份雞飯套餐都有。

海南雞飯起源自海南名菜文昌雞,那是20世紀初海南移民下南洋後,
由家鄉帶來的美食,再經過調整改良演變出來的家鄉菜。
雞飯在新加坡經過多年演變與發展,已成為充滿新加坡風味與印記的一道美食,
而「海南雞飯」這個「商標式」的名稱,也已和新加坡緊緊相連。
「文東記」雞飯店老闆程文華說,海南雞飯不只是一道美食,
而是中國海南島人移民南洋的文化產物。
海南雞飯是新加坡華僑演變出來的文化融合食物,應該正名為星洲雞飯才對。

海南雞飯做法,簡單來說就是將雞浸泡在大蒜、生抽、熬好 的湯中煮熟,
然後再泡入冷水中,這樣能讓雞肉更為嫩滑,雞皮和肉之間還會形成凝脂,
飯也馬虎不得,除了用雞湯和雞油、還需要加入本地香料班蘭葉,
這樣飯才會更香。
雖然是平民美食,但製作並不隨便,本地小販美食都會搭配蘸料,
但鮮少如海南雞飯這樣同時提供三種不同的蘸料,黑醬油、薑蓉和辣椒醬。
其中辣椒醬,每個攤位都有獨家配製的秘方,還會加入南洋人特愛的酸柑汁,
辣中帶有果酸味,南洋的味道本來就是不純粹的,混合的。
不少業者掌握做雞飯的竅門後,繼續求新求變改良雞飯,
讓雞飯更香滑美味,也更本土化,適合新加坡人口味。
王振春是活躍於新加坡海南人社群的老報人,
他說王義元是第一個在新加坡賣海南雞飯的人,
他在家鄉文昌的「毓葵雞飯店」學會了燙雞的手法,
1936年離鄉背井到南洋討生活,提著竹籮沿街叫賣白斬雞和雞飯。
後來當時的海南二街的咖啡店賣雞飯。
新加坡有兩家著名老字號賣雞飯的,
一家是小販中心裡的攤位「天天海南雞飯」,
一家是有規模的連鎖雞飯店「文東記」。

本地饕客說,好的雞飯就是要飯粒不能太軟也不能太干;雞肉要香嫩,
不能煮得過老;辣椒醬要夠味,但不能過辣。
這些精細平衡的要求,天天海南雞飯都做到了。
雖然新加坡著名的雞飯業者不少,但是每一家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
所以味道有差別,各具特色。
所以,不論它的版權屬於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能給大家帶來味覺上的享受,就是最好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