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隱藏版秘境 絕美的金文泰森林

2020年11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清晨的一縷陽光灑在靜謐的密林里,周圍煙霧繚繞,顯得越發神秘。(葉孝忠攝,紅螞蟻製圖)

作者 鄭智浩

還記得之前提到的昭南神社遺址嗎?兩名少年為尋找這個傳說中的秘境而在麥里芝蓄水池森林內「神隱」數小時。

你可曾想過,新加坡的另一隅也有一片茂密綠林,而且還是本地面積第二大的「次森林」。 (為大家科普一下,「次生林」是原始森林植被遭到山火、蟲災、或人為破壞後,經過若干年後再度自然復育而成的新森林植被與生態系統,具備未被破壞前的森林規模。)

清晨,一縷陽光灑在綠意郁蔥的植被上,配上裊裊白霧,散發著清涼剔透的空氣,宛如置身在仙境中。

金文泰森林(Clementi Forest)。(葉孝忠攝)

這座未開發的自然雨林,就是位於新加坡西部的金文泰森林(Clementi Forest)。

本地網民日前(10月25日)透過視頻鏡頭,捕捉到金文泰森林的絕美盛景:

這座穿越漫長的歷史,靜靜矗立在獅城一處的樹林,以枝繁葉茂、層層相疊的姿態,見證著城市的繁榮。鳥叫聲清脆如水音,似乎訴說著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早晨的景色格外美麗。(葉孝忠攝)

生態豐富的金文泰森林,不是還能聽到鳥語聲。(葉孝忠攝)

你是否也被此情此景吸引了呢? 不少民眾躍躍一試,趁著休息日親入森林一探究竟,朝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森林探險過程並不簡單。兩位探險者花了一小時,徒步三公里才完成整個路程,但這也僅是森林內的部分路段。

探險者的三公里徒步路線。(Isa Raffee面簿)

由於金文泰森林許久未受人為侵擾,因此沒有留下任何路標。大部分的小徑也充滿泥濘,非常濕滑,行走時須時刻留意,稍有不慎就會掉入一旁的河中。探險者只能憑直覺,行走在野外。

探險者通過小河旁狹窄濕滑的小徑,走路步步為營,稍不留神就會打滑。(Isa Raffee面簿)

倒下的樹木也不時擋著行走的去路,探險者必須爬高走低,才能透過一道又一道的障礙。但這就是探險的樂趣之一吧?

記得備好手套,在濕滑的路段可以抓緊樹幹。(Isa Raffee面簿,紅螞蟻製圖)

走著走著,竟然發現了歷史足跡:隱藏在深林之中的裕廊鐵路(Jurong railway)。

倒下的樹木橫撇在老舊的鐵道上,可見其歷史悠久。(Isa Raffee面簿)

這條全長約19.3公里的鐵路,啟用於1966年,由武吉知馬分支延伸到西部的裕廊碼頭及工廠等。早期是運輸原料的支線,主要從馬來西亞進口的貨物,為建國時代的重要的經濟動脈之一。

90年代末,隨著陸路交通逐漸完善,這條鐵路漸漸失去光環,並於1992年停駛。

昔日的繁華已不復存在,森林覆蓋著的鐵道,替後人保留了歷史記憶。

沿途中的野生蕈類。(Isa Raffee面簿)

隧道頗有意境,不知通向何處?(Isa Raffee面簿)

沿著生鏽斑駁的鐵道,探險者終於來到一處隧道。但當時天色漸暗,他們決定就此作罷,按原路折返,結束這段既新奇又冒險的旅程。

對於在都市成長的新加坡人來說,能有多少機會能親近野生自然呢?

探險者事後也分享心得: 「令我難忘的時刻是,我們走到兩處死胡同,而不得不折回一條狹窄的小溪。有時,我們還需要從一米高的牆上滑下,才能通過小溪。所以,如果你計劃探索金文泰森林,請與夥伴一同去,穿上手套,以及準備讓自己的鞋子沾滿泥土!」

探險戰績:沾滿濕泥的鞋子,幾乎可以報廢了。(Isa Raffee面簿)

「小紅點」是很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

金文泰森林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生態,占地約85公頃,是很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具備生物多樣性。

翻開地圖一看,這座森林占地相當大,包攬了阿爾柏王園(King Albert Park)、金文泰路(Clementi Road)、舊荷蘭烏魯班丹路(Old Holland-Ulu Pandan Road)和鐵道走廊,最靠近的地鐵站是阿爾柏王園(King Albert Park)。

阿爾柏王園地鐵站步行可達金文泰森林。(《綠色鐵路走廊》)

據新加坡自然學會(Nature Society Singapore)出版的《綠色鐵路走廊》(Green Rail Corridor)介紹,這座森林是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面積最大的次生林,裡頭的野生動植物繁複多樣,還可發現廢棄的橡膠園及果園。

整片森林被兩條從南到北的河流所區隔,有長滿雜草的河岸和泥床,森林外圍還有一些淡水小溪流淌。

充滿泥濘的小徑。(葉孝忠攝)

宛如一幅水墨畫。(葉孝忠攝)

新加坡國立大學植物學家於201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記錄了新加坡「生機勃勃」的一面:

記錄98種維管植物,更發現了早前被認為在新加坡已滅絕的陸生蘭花(Dienia ophrydis)。

記錄90種常駐和遷徙的鳥類,約為新加坡有記載的鳥類種類的五分之一。其中,有13種瀕危或稀有物種,包括犀鳥、貓頭鷹、老鷹以及黃冠鵯(Straw-headed bulbuls)等。

記錄61種蝴蝶,其中包括20種不常見的物種和10種依賴森林的物種。

2008年在老荷蘭路(Old Holland Road)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的大型印度麝貓(Large Indian Civet)。

一度被認為滅絕的陸生蘭花(Dienia ophrydis)。(網際網路)

仍為「未保護森林」 將來或作為住宅發展用途

儘管金文泰森林具備了生物多樣性,也對防風固沙與調節氣候極為重要,但目前仍屬於「未保護森林」,命運充滿多種不確定性。

根據市區重建局(URA)2019年的發展藍圖,由於金文泰森林占地面積不小,因此將計劃作為住宅發展項目。這意味著這道美麗的風景,日後很可能會轉變為一座座鋼骨水泥森林。

希望有朝一日,金文泰森林也能像武吉知馬和雙溪布洛(Sungei Buloh),成為國家自然保護區,永遠保存下來。

希冀這座次森林能長久存在。(Isa Raffee面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