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2021年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Mos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均擠進前十,位居全球第六、第九!真是可喜可賀!
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
泰晤士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主要依據2021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的「國際視野」評分標準。該評分考慮了大學在國際學生、國際教員、國際合著論文上的表現,並給予每個小類相同的權重。

來源:THE
而與「國際視野」評分不同的是,泰晤士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還增加了第四個評分標準:國際聲譽,同樣占總分的25%。該標準以泰晤士高等教育與愛思唯爾在2020年11月合作進行的年度全球學術聲譽調查為參考。該調查實行邀請制,根據聯合國最新國家資料庫在世界各國分發,以反映各國學者的實際代表性。
調查根據學者們的特定學科水平發問,讓他們根據他們自己的經驗,選出自己認為在研究和教學方面最好的15所大學。今年,該調查大約得到一萬份調查結果。只有在調查中獲得至少100票,且獲得至少50票或至少10%的本國學者投票的大學才能被納入排名。
排名概況
根據榜單,位列全球化前十名的大學分別是:香港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劍橋大學、都柏林聖三一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

在全球172所入榜的大學中,中國共有21所大學入榜,是入榜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其中,中國大陸15所,中國香港2所,中國台灣4所。美國雖然共有56所大學入榜,排名第一,但沒有一所大學進入榜單前25,或許也表明了美國在包容性上的表現其實並不優秀。
中國大陸上榜的高校有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包容的新加坡社會
新加坡本身作為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國家,在地理、經濟層面也是國際重要樞紐,所以相比其他國家更容易接納其他背景的人來到新加坡學習、工作、定居。

來源:ISS
此前,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連同種族和諧資源中心的最新調查發現,新加坡人對外來移民的接納程度高,這也反映了新加坡作為移民社會的本質。調查發現,87%的公民和永久居民認為,他們能從新移民的文化學習良多;90%認為有不同族群為鄰是件好事;72%表示他們喜歡結識新移民。
19歲到30歲的年輕人則清楚地意識到,新移民有助於促進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在另一個於2016年的調查發現,六成的年輕人相信新移民跟新加坡本地人一樣,對新加坡的發展做出貢獻;44%認為新移民積極融入本地社會。

來源:Michael Page
新加坡擁有寬鬆的移民政策,這也是其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之一,尤其是一些新移民帶來的投資,創造了新就業機會,而具規模的新移民人數,也提高了經濟需求。當然,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如果新移民缺乏融入本地社會的動力,而是抱團取暖,可能會激起本地人的排外意識,危及社會和諧。
如何平衡移民帶來的利與弊,將是新加坡在未來的一個重大課題。我們也期望新加坡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在保證國民利益的情況下也能夠打造包容性更強的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