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字號充滿懷舊氣息的魅力,對傳統的細心呵護與堅持,加上一代代人所付出的心力,使得新加坡傳統美食持續幾十年而歷久不衰。
金珠肉粽 (Kim Choo Kueh Chang) 餐館坐落於鱗次櫛比、色彩斑斕的如切 (Joo Chiat) 店屋街上,以傳統土生華人(海峽殖民地早期中國移民與在地馬來或印度尼西亞原住民通婚的後裔)娘惹肉粽著稱。
「我們不僅僅是賣粽子。我們經營的其實是文化企業,展現的是土生華人的文化遺產。」 金珠廚藝館創始人李金珠 (Lee Kim Choo) 女士的 32 歲孫子黃鼎翔 (Edmond Wong) 。
的確,本地人造訪這家餐館,不僅是為了粽子,還為一尋令人垂涎欲滴的其他土生華人精選美食,如鳳梨酥、九層糕和入口即融的辛辣魚肉窩咑 (otah)。
兩層樓店屋的上層是面積不大卻藏品豐富的土生華人文化展示館,這裡向大眾開放,收藏了土生華人古玩和傳統服飾如 kebaya 卡巴雅 (融合馬來風格和華族風格元素而設計的娘惹長袖傳統服飾襯衫)、珠繡鞋等等。

另一邊,在綠意盎然的登布西 (Dempsey),則有含蓄中呈現傳統風情的 Samy’s Curry 餐館。用新鮮的香蕉葉充當盤子盛上米飯,讓綠葉的甘香滲透一顆顆飯粒,配上招牌菜馬薩拉雞 (chicken masala) 和著名的咖喱魚頭,真是美味至極。
31 歲的董事 Nagajyothi Mahendran 說:「使用香蕉葉當器皿端菜上桌宴客,是南印度的風俗。香蕉葉不能重複使用,所以讓人覺得是一種特別的待客之道。」 餐館堅持守護傳統的精神化為食物的正宗美味,使它自 1950 年代創立以來一直廣受本地人歡迎,也獲推崇為新加坡最好的印度餐館。

與 Samy’s Curry 一樣,茗香菜館 (Beng Hiang Restaurant) 也在傳統福建菜肴類別中,榮登新加坡最佳之列。新加坡多位前總統以及香港天皇巨星成龍,都曾慕名前來光顧這家老字號福建菜館。
茗香菜館的菜單選擇豐富,招牌菜品有扣肉花包、魚鰾羹和香脆蚝煎。
這家福建菜館原址在廈門街 (Amoy Street),如今遷至裕廊東 (Jurong East)。菜館始終維持最正宗閩菜口味,正如 74 歲的執行董事黃漢欽所言,這得歸功與幾位駐店掌勺近 30 年的主廚。

想嘗嘗新加坡地道馬來美食,不妨前往另一著名歷史街區甘榜格南 (Kampong Glam) 的 Hajah Maimunah 餐館。
這家餐館供應的傳統馬來美食十分精彩誘人,有烤雞 (Sundanese Grilled Chicken)、辣椰漿炒田螺 (lemak siput )、仁當牛肉(beef rendang 椰奶香料慢火燜牛肉)以及烤魚。這家樸實無華的餐館純屬家族經營,1992 年由家中母親開設,現由子女接手掌管。30 歲的女兒 Mastura Didih 出任餐館總經理,31 歲的兒子 Ismail 則負責監管促銷及開拓生意。
Mastura 說:「我們的餐館就像其他傳統老字號餐館一樣,既具有歷史意義,也是人們記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看著年輕的顧客長大成人、為人父母,再帶著自己的家人子女回到這裡用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