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發布:2018年新加坡什麼職位最缺人?工資是多少?

2018年05月0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到底什麼職位最缺人,堪稱是就業指導,選專業指南的2017年《新加坡職位空缺報告》最新出爐了。

白領 vs 藍領

新加坡人力部公布的2017年職位空缺報告顯示,截至去年9月,新加坡勞動市場職位空缺共計5萬3000多個。

白領工作方面,PMET(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及技師)的工作職位空缺在48.5%,也就是白領工作空缺占比將近一半!

大多數白領職位空缺是公共行政與教育、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和資訊通信行業。

藍領工作方面,占比49%的非PMET職位空缺有至少半年招不到人,原因是薪水低、倒班工作辛苦,藍領工人難請。

藍領職位空缺主要是保安,文員,服務員和清潔工人等。

白領職位空缺詳情

2017年,新加坡IT和工程相關領域最缺人。

行業分類上來看就是軟體,網絡和多媒體開發人員;教育和培訓專業人才還有商業和市場營銷專員等空缺最多。

圖表來源:新加坡人力部

藍領職位空缺詳情

藍領領域空缺填補率稍微有所上漲。文職工作來說,銷售和服務職位,保安員,接待員,顧客服務和信息文員,店鋪銷售助理和服務員,仍然有大量的人員需求。

生產和運輸經營、清潔工和勞工空缺來說,更多的是物料和貨物處理工人,清潔工和機械技工的空缺。

圖表來源:新加坡人力部

雇員教育水平需求

所有教育水平的求職者都有機會獲得空缺職位,29.9%的職位空缺需要學士學位,其次是大專和專業資格(16.4%),初中(15%),初中以下文憑(各7.3%和7.1%) 。

剩下的24%空缺職位,不需要雇員受過正規教育(24.2%)。

對於白領工作來說,42%的僱主認為學歷不是主要考慮因素;對於藍領工作來說,90%的僱主認為學歷不是主要的考慮因素。

新加坡勞動市場現狀

白領雇員不好找,因為應聘的雇員缺少必要的職業技能。

除了技能短缺,僱主能夠提供的工作條件吸引力也是問題之一,薪酬少,工作環境一般也難以滿足雇員的要求。

白領職位空缺的主要原因(順序由主到次)

• 缺少必要工作經驗

• 薪水少

• 缺少專業技能

• 來自其他僱主的競爭激烈

• 倒班工作不受歡迎

• 缺少必要的資格

• 缺少工作激情,正確態度和動力

• 加班,周末加班工作不受歡迎

• 工作地點太遠

• 工作環境不理想

• 工作量大,身體難以支撐

• 職業生涯前景差

• 缺少年輕的本地應聘者

• 部門形象差

• 其他

藍領雇員不好找,主要原因就是薪水太低,工作時間太長,很多工作也需要夜間倒班,很難吸引本地人。

而且,根據規定服務業者只能聘請來自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地區、台灣地區、澳門地區和韓國的外地員工,雇員來源地區受限,導致供不應求。

藍領職位空缺的主要原因(順序由主到次)

• 工資少

• 加班,周末工作不受歡迎

• 倒班工作不受歡迎

• 工作量大,身體難以支撐

• 工作環境不理想

• 職業生涯前景差

• 缺少年輕的本地應聘者

• 缺少工作激情,正確態度和動力

• 來自其他僱主的競爭激烈

• 部門形象差

• 工作地點太遠

• 缺少必要工作經驗

• 缺少專業技能

• 缺少必要的資格

• 其他

那到底誰是空缺填補的主力軍?這是一個比較引人深思的現象。

在外勞政策上,不難看出近年有收緊的趨勢。各類工作準證(EP/SP/WP)的申請要求提高,如薪金水平,人頭稅和配額都加大了僱主聘請外國員工的成本。

另外,新加坡建築局也曾表示,到2020年,可能把建築業的外勞人數削減20%-30%,大約9萬人。

然而,建築業卻是雇員空缺較為嚴重的行業。

新加坡本地應聘者,對於工作「硬體要求」略高,比如工資水平,工作時間,工作環境,工作性質等都有要求,甚至工作地點離家遠近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而且某些新興行業,本地應聘者缺少相關經驗,競爭力相比外籍應聘者要小,比如IT和工程行業。

這樣的環境下,誰才是填補職位空缺的主力軍呢?這就是留給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一個大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