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圖:iStock)
儘管我國已全面禁止電子煙的銷售和使用,但使用人數仍不斷上升,當中不少還是年輕族群。而在這股不良趨勢背後,社交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引發關注。
根據衛生科學局網站上的資料,今年第一季共有3171人因為持有或使用電子煙而被取締,比去年同期多了44%。
青少年吸電子煙的情況也令人擔心;有大約2600名學生因為吸電子煙,而被校方轉介到衛生科學局。另外,有將近1800名青少年接受了戒煙輔導。
面對這股趨勢,受訪年輕人認為,社交平台的內容和同儕影響,是推動電子煙潮流的關鍵因素。

(圖:陳良同)
匿名帳號宣傳電子煙
23歲的林克軒就說:「有時我在刷TikTok時會看到一些匿名的帳號,他們會宣傳電子煙,或者明目張胆地銷售這些非法的商品。」
他表示,自己一般上都會直接刷掉這類帖文。
根據衛生部和衛生科學局昨天(16日)發表的聯合文告,當局同本地電商和社媒平台合作,撤下超過6800個販售電子煙及相關部件的廣告,數量比2023年多了一倍以上。另有15人因為在社媒帳戶上發布跟電子煙有關的照片或視頻,而被罰款。
一些受訪者表示,社媒上一些帖文會營造出一種「電子煙無害、很酷」的氛圍,讓部分青少年難以抵擋。不過,受訪的年輕人都知道,電子煙對身體有害無益。
25歲的麗娜說:「電子煙里有尼古丁,你會成癮,對肺和大腦都不好。」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年輕男士指出,他身邊確實有朋友有吸電子煙的習慣。
電子煙因「口味多樣」而受歡迎
電子煙的「隱蔽性」和「口味多樣」,或是讓它在年輕族群中受歡迎的原因。這名男子說:「我相信是因為味道方面沒有傳統的香煙來得重,然後好像比較方便一些,你可以抽兩口然後收起來又繼續抽,這個(電子煙)就有這樣的方便。」
26歲的詩敏則表示,自己聽說電子煙甚至有水果口味,味道不像香煙那麼刺鼻。「對一些人來說,它甚至變成了一種『解壓工具』。」
林克軒說:「年輕人非常容易受到同儕壓力的影響,他們看到朋友在吸電子煙,可能也會因為好奇或者是想要融入對方,而選擇吸電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