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學放入waitlist,我還有機會嗎?
我被美國大學「養魚」了,我還有希望嗎?
當你心心念念打開郵件,卻失望的發現自己被列入了waitlist(候補名單)。
不過,這並不代表你被學校拒絕了,進入waitlist反而是學校對申請者條件和硬實力的一種直觀肯定。
這時候的我們應該怎麼努力?把這個代表著無限希望,同時也代表了無限不確定性的waitlist變成congratulations!

我為什麼會被waitlist?
waitlist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學校錄取率(Yield Rate)的變化及不確定性。
大學會通過公式進行預測,錄取的學生人數會多餘學校實際能容納的人數。因此即使有公式,也不能精準確保最後實際入學人數,與空缺人數數量完全相等。
當最後實際入學人數,沒有達到原定的期望招生數量範疇時,學校的招生官這時就需要從之前的waitlist的學生中選人發放offer。
在waitlist中的這些學生,同樣是招生官在閱讀申請時捨不得拒絕和淘汰的。當你在候補名單上,等到名額空缺時,招生官還是非常願意錄取你的。
進入waitlist,該如何逆襲?
第一步:
如果這所學校是你的首選,你非常想拿到這所大學的offer。首先要迅速接受候補,一般是在申請平台進行確認,向學校表明自己的誠意。
如果這所大學不是你的首選,非常簡單,直接拒絕成為候補就可以。
第二步:
如果想從候補名單中成功逆襲,你最需要做的是繼續展現對這所大學的熱愛。這個時候的你可以提交額外的推薦信、標化新高,競賽獲獎或課外活動等能展現你實力的材料。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向學校寫一封意願說明信(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再次告訴招生官,為什麼你對這所大學情有獨鍾。
在提交額外材料前,可以先瀏覽學校的Portal,仔細閱讀上面更新的關於waitlist的詳細信息,了解學校是否要求候選人遞交補充材料或者文書等等,學校是否接受意願說明信。
第三步:
關於意願說明信,同學們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要求和規定。個別學校,如NYU,Rochester等,表明會考慮waitlist申請者在意願說明信中所展示的興趣和誠意。而有些學校,例如UCSD等,明確表示在做轉正決定時,將不會考慮,甚至不接受。

那該怎麼寫這封意願說明信呢?
格式:
信的長度不能超過一頁(單倍行距)。收信人應當是大學招生辦。信中的語氣要正式,開頭用「Dear Admissions Committee」致意,然後簡單介紹你的姓名、Common App ID、出生日期和就讀高中。
開頭的語氣要積極向上,表明自己期待進入心儀的大學,不要表達自己的失望,也絕對不要質疑招生官的決定。
重申與學校的契合度:
開頭段介紹完基本信息後,簡潔地表明你對這所大學、目標專業以及學校其他特色的熱愛,解釋為什麼「非它不可」。在這之前可以先進行詳細的school research。
在信中還可以向招生官展示進入學校後的社區工作規劃和學習計劃,充分證明自己與學校的匹配度。在前面做的school research基礎上,連接學校的價值觀和校內文化,找出自己身上與此相契合的特質,讓自己的優勢展現得更有說服力。
感謝招生官:
信的結尾也要保持積極向上的語調,重申你的期待,以及學校與你的契合度,並向招生官表示感謝。
俗話說得好,「真誠永遠是最大的必殺技」。進入候補名單其實表示學校很欣賞你,你和被錄取的學生一樣有實力。現在還不到放棄的時候,去向學校展示你對它的喜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