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科學中心組織的年度學生競賽——新加坡全國STEM錦標賽(National STEM Championship,NSC),最近也決出今年的勝負。

今年的總冠軍是萊佛士書院(RI)團隊,亞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數理附屬高中(NUS High)。萊佛士女子中學(RGS)獲得季軍,而聖尼各拉女校(SNGS)獲得殿軍。
今年的主題是通過一系列實踐挑戰,發現日常物品的科學秘密,並揭示科學創新如何改變生活。比賽已經從以知識和死記硬背工作為中心轉變為結合STEM的技術和實踐應用。
在以前,大部分比賽內容都是理論性的,今年的比賽需要設計和創造結構,需要創新、創意和巧思才能解決實際問題。跨學科性質和動手元素使比賽更加不可預測和具有挑戰性,但也非常有趣。
在半決賽上,選手團隊需要編程和設計一個可以在賽道上操縱的自動駕駛汽車原型,這需要編碼和工程知識,例如知道將傳感器放在哪裡,類似於現實生活中的跨學科應用。
除此之外,團隊還需要良好的協作和溝通,以完成挑戰並向觀眾傳達信息。總決賽的演講部分是對團隊使用提供的材料創建演示文稿能力的測試。
STEM是科學(Science), 技術(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的首字母組合。STEM教育 (STEM Education) 源於美國。
STEM教育是一種「後設學科」,它並不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將原本分散的四門學科融合成一個整體,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幫助他們靈活遷移應用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新加坡如何進行STEM教育?
新加坡作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教育方面也是走在前面。新加坡也在大力推廣STEM綜合教學的模式。
從具有遠見的國際組織角度來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2030年行動框架」中明確提出,要實現全納,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和全民終身教育。

圖片來源:新加坡科學館
終身教育的實現,正是有賴於學習力的提升,而學習力的提升,有依賴於對學習的興趣,相比傳統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育方式,STEM教育更加重視學習興趣。
它反對「知識講授 - 知識理解 - 知識記憶 - 知識測考」的傳統路徑,強調學生參與到整個學習價值鏈中,邊觀察邊學習,邊學習邊操作,邊操作邊體驗,邊體驗邊探究,邊探究邊創設,邊創設邊提高,利用輔助遊戲教學培養孩子的興趣,全面系統地提升孩子學習力。
自2014年起,新加坡教育部與新加坡科技館合作,在中學推行STEM有關的應用學習項目,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促進終身學習。
當STEAM成為國際教改的重要目標時,新加坡不高舉STEAM課程,但中小學教室的學習卻充滿著STEM精神: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
數據統計,未來5年,全球將有200萬個新工作與STEM有關,也讓STEAM成為全球各階段教育關鍵字。
根據調查,東南亞企業對STEM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而新加坡修讀STEM學科的學生超過52%,明顯高於其他東協國家35.8%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