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書銘(左)與洪慧芳呼應劇情,拿導遊旗、拖行李箱現身金馬影展。(采昌國際多媒體圖)
(台北訊)獅城電影《花路阿朱媽》11月15日在第59屆金馬獎影展限量放映三場,導演何書銘與女主角洪慧芳呼應劇情,拿著導遊旗,拖著行李箱現身影展。
台媒報道,現場除了年輕觀眾外,更不乏家庭扶老攜幼共同參與,不少人看開頭還笑得開心,卻在最後被結尾逼出感動的淚水。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更大讚劇情與演技細膩,「看第二次比第一次好看!」
在交流會,洪慧芳自信分享:「這次成為主角,把曾經演過的一兩百個角色的經典都放進來了!」導演則笑稱選角時有參考媽媽意見,當媽媽知道由洪慧芳演出時,就立即肯定「選對了」。
何書銘(右二)出席金馬新導演論壇,左起為曾英庭、孔慶輝、劉國瑞與柯震東。(網際網路)
何書銘出席新導演論壇
《花路》為新韓兩地跨國聯制,陳哲藝監製。何書銘11月16日以新導演之姿參與金馬執委會所舉辦的新導演論壇時,坦言一開始沒人認識他,很多金主甚至指名要陳哲藝執導才願意投資,不過陳哲藝很挺何書銘,一再強調堅持,「這是何書銘導演的故事,我不可能導!」
何書銘與陳哲藝是認識15年的交情,知道《花路》是一個新加坡大媽旅遊韓國,被丟包的故事之後,陳哲藝就叫何書銘參加一個五天的大媽團去韓國。何書銘回想起來覺得那五天的時光非常漫長,自那之後的六七年間都沒再參加這種旅行團,他苦笑說:「一次就已經足夠了!」
大搞首部電影 被同業說「瘋了」
新加坡電影團隊跑去韓國拍片,還是新導演,第一部電影就這樣搞,新加坡也沒有冬天,《花路》還拍下雪戲,各種挑戰度都是一直疊加上去。何書銘笑說:「同業都說我瘋了。」
雖然不會韓語,何書銘稱卻能在合作過程中感受到韓國劇組拍片文化的深入,「翻譯員是一個住在首爾多年的新加坡演員,他算是我的另外一把聲音,我一邊講他一邊翻譯。翻譯過程要花很多時間,對製作組來說很辛苦,但我們保持在順暢的過程中。微妙的地方是:女主角跟韓國演員溝通時,我看到他們之間有一種超越語言的默契。原來在電影裡面,雖然不一定講同一個語言,但是電影就是同一個語言吧。」
何書銘也說:「其實韓國真的無須跟亞洲其他國家聯合製作,這次剛好有要跟東南亞合作,我們是唯一一部電影有合作成功,有收到韓國方補助的電影。至於新加坡方面,找錢是非常困難的。我還以為有陳哲藝就能找到錢,我甚至有聽到過『我們喜歡劇本,但不認識導演,不然陳哲藝導?』的事情發生。後來是有新加坡私人投資者很想支持新加坡電影,是陳哲藝的好朋友,很爽快地投資。」
被問有計劃拍第二部電影嗎?何書銘聞言感嘆:「這部電影還需要走幾個月。我們一月拍、剪接,到現在都沒停。結束後,我想要先休息。」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