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是英語國家美英加澳,但是近些年來,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正在成為國人首選。

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Beijing Overseas-Study Service Association,Bossa)表示,雖然英國是去年網絡搜索中最常探討的留學目的地,但日本緊隨其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排名靠前。
根據Bossa的數據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間,有近330萬次網絡搜索留學日本,僅次於英國的360萬次。

新加坡吸引了220萬次搜索,馬來西亞吸引了190萬次搜索,超過了美國(150萬)、德國(140萬)、澳大利亞(120萬)和加拿大(99萬)。
Bossa最近對1300多名中國學生進行調查顯示,在選擇留學目的地上,選擇非英語國家——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以及德國和法國——的人數超過了以往首選的英國。
隨著Covid-19新冠疫情的肆虐,中國人的安全意識被放大,增加了短距離留學的吸引力,離家近有一種熟悉感和安全感。雖然目前國內正在逐步開放,但是留學計劃準備周期長,不可能按照預計情況做出選擇,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起伏。
學生們也被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的頂級大學不斷提高的國際排名所吸引。與疫情前相比,香港八所公立大學的中國大陸學生人數增長了20%以上,而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學生以及來自香港本身的學生人數則有所下降。
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22年,中國大陸學生占八所院校入學人數的15%,高於2018-19年的12%。
新加坡和泰國的學校也看到了來自中國的增長,這一趨勢可能進一步影響未來的高等教育流動。
新加坡妥善管理疫情的做法受到國際學生的認可,多數學校整體的招生人數在疫情期間保持平穩,國際學生的申請者不減反增。

目前新加坡公立中小學外籍學生占比不到5%,理工學院與公立大學不到10%,但在包括國際學校在內的私立學校中,差不多一半的學生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學生變化主要來自這些學校。
新加坡管理學院
2021年錄取的國際學生比2020年增加超過10%,預計今年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和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學生將增加5%至10%。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
2021年學校共錄取4049名學生,比預期多5%,其中79%是海外學生。
新加坡Kaplan學院
過去三年,每年入學的國際學生人數平均為約6000人,中國學生增加,其他亞洲國家學生則略微減少。
英華國際學校
與2018年相比,來自中國的申請者增加了50%,香港學生入學申請數量是同期的兩倍。
當然的大部分家長對私立教育多少帶點偏見,覺得花錢就能上,教育質量沒保證,覺得去新加坡讀書,最好還是上公立學校。

去年共有2229名學生參加AEIS考試和「回歸新加坡人入學計劃」下的測試(在海外工作的新加坡人,可通過這項計劃為孩子報讀新加坡主流學校),來新加坡留學的中國學生大多家庭背景優越,他們會以新加坡作為跳板,獲得更多到英國和美國大學留學的機會,並且成功報讀新加坡公立大學的機率也很大,畢竟新加坡雖然不大,但是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兩所亞洲數一數二的高等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