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與發展研究院(IMD)發布了最新的《2024年全球競爭力年報》。
新加坡在本次評選中超越了瑞士和丹麥等傳統強國,首次榮登榜首。

這一成績不僅體現了新加坡在全球經濟中的持續競爭力,也彰顯了其作為亞洲重要經濟體的實力。
那麼,新加坡是如何在全球舞台上持續保持競爭力的呢?
排名依據
經濟表現
政府效率
營商效率
基礎設施
整體排名

全球競爭力報告最新出爐,涵蓋了全球67個經濟體,針對這些國家在經濟表現、政府效率、商業活力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大領域進行了詳盡的評估,共涉及164項競爭力指標。
今年的報告中,新加坡憑藉其卓越的表現成功摘得桂冠,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緊隨其後的是瑞士和丹麥,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愛爾蘭和香港則緊隨其後,分別占據了第四和第五的位置。


除了以上國家之外,排名前十的經濟體還包括瑞典、阿聯、台灣地區、荷蘭和挪威。
這些國家和地區在各自的領域內也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在大家比較關注的幾個國家中,美國的排名為第12位。

中國大陸位列第14位。

韓國排在第20位。

而日本則稍顯遜色,排在第38位。

這一排名結果也反映出了各國在全球競爭力方面的差異和變化。
新加坡排名情況
在今年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評比中,新加坡重新奪回榜首寶座,較去年第四的排名,上升了三個位置。

亮點

宏觀層面全面領先:新加坡在勞動力市場、態度與價值觀,以及科技基礎設施方面均穩坐全球第一的寶座,這充分展現了其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全方位優勢。
政府效率與商業效率顯著進步:新加坡政府效率和商業效率的大幅提升尤為引人注目。政府效率從去年的第七位躍升至第二位,商業效率則從第八位升至第二位,這種飛躍式的進步無疑為新加坡的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

細分領域全面開花:政策適應性、政府機構的有效性、透明度和信用評級等10個方面均居全球首位;商業效率在總體生產率、熟練勞動力的可用性、法規遵從性等方面也名列前茅;而在基礎設施方面,科技發展撥款、城市管理、科研立法和航空運輸質量等八項指標均位居榜首。
改進空間
物價與健康環境需關注:儘管新加坡在多個方面表現卓越,但報告也指出了其需要改進的地方。物價方面,新加坡排名第62位,相對靠後;健康與環境方面,排名第28位,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社會框架與經濟指標有下滑:在社會框架方面,新加坡的排名為第11位,雖然仍屬前列,但相較於其他領域的卓越表現略顯不足。此外,一些經濟指標如實際人均GDP增長率、政府債務總額、醫療支出總額、基尼係數等也有所下滑,需引起關注。
教育質量與股市表現下降:在教育領域,新加坡的公共教育總支出、小學和中學教育質量均有所下降,這可能對其未來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產生一定影響。同時,股市指數和高科技出口排名的下滑也值得警惕,這可能對新加坡的金融和科技產業帶來挑戰。
中國排名詳情
01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今年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表現出色,上升兩位,重新躋身全球五強行列。

這一顯著進步凸顯了香港在多個關鍵領域的強勁實力和穩健發展。
具體而言,香港在經濟表現、商業效率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進展。
經濟表現從去年的第36名提升至第11名,顯示了其經濟復甦的強勁勢頭;

商業效率則從第11名躍升至第7名,再次證明了其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地位;

基礎設施也從第13名提升至第9名,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領先地位。

02 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今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為第八名,比去年下降了兩個名次。

03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今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有了顯著躍升,從去年的第21名提升至第14名,整體提升了七個名次。

這一進步反映了中國大陸在四個主要競爭力指標方面均有所增強。
今年,中國大陸在經濟表現、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均取得了積極進展,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全球重要經濟體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