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美術館的兒童雙年展自2017年首屆之後,今年如約而至,依舊的奇思妙想,依舊的樂趣無窮,由來自世界多地的藝術家們共同奉上一場童年的夢幻,並且讓小朋友們玩足七個月!11個展區,亮點接踵而至,絕對不可錯過!

長長短短的彩色管子,充當了樂器,當它們被彩色小球擊中時,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聲音,而每一次的聲音都不盡相同,仔細聽一聽,不同長度的管子會不會影響了聲音的高低?




這個區域有四大主題:自己、家庭、友誼、探索世界,其中包括了三十二個互動裝置,從圖形拼接,到馬賽克、髮辮,以及旋轉色盤,小朋友們變身陶藝家、音樂家、美術家,或者超級英雄!











走上玻璃橋向下望去,有多少書本,多少繪畫,多少西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好像走進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旋轉著沒有盡頭,這是最好玩的一個部分。







每一隻燈籠都代表新加坡的五個關鍵詞:合作,愛,平等,關懷與和平。站在標記點才可以激活燈籠的光彩,但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和其他的小朋友合作,特別是最後的旋轉巨型燈籠,當大家齊心協力推動輪盤,整個世界仿佛飛揚的馬戲團屋頂般不可思議。




鑽入圓頂之內,以平行的視角來仔細觀察動物、植物,在一個微觀的世界裡,360度捕捉靜態的細節。



兩間金色的房間裡,布置了金色的靠墊,以及各種紙張、彩筆,一邊聽緬甸和羅馬的故事,一邊在木板上拓印古老的圖畫和文字。





觸摸底部四種不同材質的按鈕,會激活不同的燈光和音效,觀察燈光在每一種材料上投射的影子,或者移動的方式,以及傾聽不同的聲音組合。


一副由珊瑚、藤蔓、樹葉組成的壁畫,是否會讓人聯想到生命、呼吸、以及成長,充滿關愛的社會像壁畫一樣互相扶持、生生不息。(我們在這裡欣賞了半天,我自己沒有拍照,但卻幫別人拍了一張全家福,以下圖片來自官網)。


了解一本書背後的製作過程,並且可以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循環利用。(據說這個部分在我懶得走過去的走廊盡頭,兩兄弟都充分觀賞了,只能再借一張官網圖)。


一隻大腳好像是要啟航的船,戴上海盜的裝備隨時可以出發,如果遭遇對手,可能會被關進洋蔥形狀的鳥籠,對比有機材料和工業材料,再對比各種材料的尺寸、軟硬度,體會它們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