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新加坡新任教育部長黃循財在Facebook上宣布:我們決定取消中學分班制(快慢班)。這是新加坡今年開始試行的重大教育制度改革之一。

2019年3月5日,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宣布了如下消息:

2024年起,新加坡中學實施學科分級全面計劃(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下文均簡稱SBB),延續了近40年的中學分流制度(快慢班)將被取消。學校將每門基本學科分為General 1(G1)General 2(G2)General 3(G3)。
2027年起,舉辦了近50年的劍橋O水準、N水準將要停考,整合成統一的全國考試。畢業時領取的中學畢業證書也是相同的。

新制度的推出也意味著,到了2024年,教育部希望學生都能用四年時間來完成中學課程的科目。不過,依然保留中五年級,但前提是念第五年能讓學生從中獲益。部分學生如果主要選修的是G1和G2科目(相當於現在的普通源流),但是想報讀理工學院或初級學院,那教育部就會讓這些學生重讀一年中學,完成G3科目(相等於目前的快捷源流科目)。
2020年起,新加坡25所中學將試驗推行學科分級(SBB)全面計劃,並在五年以內把計劃擴大到所有中學,協助學生髮掘潛能、減少源流所帶來的歧視和標籤。

為了配合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減少小學生的壓力,2019年小一小二考試,中一的年中考試都取消了!其他年級也不用著急,年中考陸續都在取消。
新加坡教育部也修改了小六會考(PSLE)積分制度。從2021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將取消總積分制度(T-score),改用「八級」積分等級制度(Achievement Level,簡稱AL),而不再公布具體分數。
新積分等級制落實後,考生每科考獲的積分等級介於AL1至AL8,AL1是表現最優秀的等級。因此,學生在小六會考四科總成績介於4至32分。

新加坡小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涵蓋了英文、數學和母語。學生也修讀其他科目,如美術、公民與道德教育、音樂、社會科學與體育。學生將從小三開始學習科學。學校將在小五至小六年紀的階段提供基礎或普通水平的英文、數學、母語和科學課程。
從2020年的小五生開始,學校發給小五和小六生的學校考試成績單將列出學生各科的積分等級和總成績,讓學生和家長熟悉新制。
在新的積分系統下:
小六會考積分在4分—20分之間的學生,將可選擇全部修讀中學G3科目,這也相當於目前的快捷源流課程。
小六會考成績介於26分—30分之間的學生,就會全部修讀G1科目,也就是相當於目前的普通(工藝)源流課程。
成績介於21分到25分之間的學生則可以選修不同水平的科目,比如,考了21分—22分的學生可修讀G3和G2科目,考了23和24分的同學可修讀G2科目,考25分的同學可以修讀G2和G1科目。G2相當於現在的普通(學術)源流。
不止是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世界都在不停變革之中,我們要學會以「不變」應「萬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