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留學低齡化趨勢確已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把尚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國外去讀高中、初中,甚至是小學。
除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公立大學和部分政府理工學院能提供學生宿舍外,其他的各大學院與理工學院都沒有為學生專門提供學生宿舍。
為了讓孩子有合法監護人並儘快適應國外的生活,很多家長都選擇讓孩子住在當地的寄宿家庭里。
什麼是寄宿家庭?
寄宿家庭(host family)指的是向外國人提供寄宿服務的家庭。這些家庭通過向遊客或留學生提供住房、基本生活設施等服務,大多能獲得收益,同時可幫助遊客或留學生適應當地生活。

寄宿家庭在已開發國家已經有了好幾十年的歷史,在歐美國家已經司空見慣,大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新加坡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對外交往的增多,家庭寄宿也被人廣泛接受。
寄宿家庭需要為留學生做什麼?
寄宿家庭的家長是留學生在海外的代理監護人,對於留學生的生活,寄宿家庭的家長有責任進行監督和管理。
寄宿家庭通常具有為留學生提供一日三餐的義務。周一到周五,如果留學生選擇在學校食堂吃午餐,寄宿家庭只需向其提供早餐和晚餐即可,當然,留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帶午餐。周六和周日,寄宿家庭會為孩子準備三餐。
寄宿家庭向留學生提供基本的生活設施、家用電器等。如果留學生需要升級設施(如升級網速),可向寄宿家庭提出申請,但費用通常需要自理。
如果留學生在國外生病或遭遇搶劫等事件,寄宿家庭的家長有責任送其就醫、協助其報警。
有些寄宿家庭的父母還負責輔導留學生的家庭作業,出席家長會以及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如果國內的家長希望寄宿家庭在周末為孩子組織多樣的活動,如家庭聚會、野餐、旅行等,可以與寄宿家庭簽訂協議。
寄宿家庭有哪些類型?
以獲取收入為目的的家庭;
對異國文化感興趣的家庭;
子女不在身邊希望有人陪伴的家庭;
為自家孩子找玩伴的家庭;
以及不收取任何費用的交友家庭。

尋找寄宿家庭有哪些方式?
家長自己通過國外的網站、機構、學校聯繫寄宿家庭,這限於外語水平較高且熟悉國外情況的家長;
通過在國外的親友聯繫當地寄宿家庭;
由孩子所要就讀的學校全權安排寄宿家庭;
通過留學中介機構選擇寄宿家庭。
選擇寄宿家庭需要注意什麼?
寄宿家庭成員必須是新加坡本地人,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授當地的教育方針;
居住空間符合政府標準,一般為4-6人,超過6人的需要向有關部門報備;
符合條件的政府組屋加上家庭成員不得超過6人;
有固定的時間給孩子安排校外活動。
留學生在寄宿家庭中應注意什麼?
選定了寄宿家庭以後,是否能夠融洽的進行相處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也能夠對孩子的課業造成影響。
對於融入寄宿家庭這方面,小助手也有幾條建議。

1
相互尊重
出國留學新加坡,在一個全新文化環境和一個全新的家庭中,文化差異和生活差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小留學生們要學會尊重不同文化,尊重家庭成員。
在文化差異上,要懂得入鄉隨俗,要尊重別人的信仰!在生活上你要儘量與寄宿家庭的步調一致。學會尊重是與寄宿家庭和諧相處的第一步,這樣可以更快融入寄宿家庭哦~
2
主動溝通
當小留學生遇到一些想要說的意見或者建議的時候,一定要主動進行溝通說明,否則別人永遠不可能揣測你的內心,主動讓別人了解你的真實想法,這樣才會改善。
把寄宿家庭當成自己的家,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然後只和家人抱怨,這樣問題不會改善,還會讓父母無謂的擔心。也不要只和中介說,這樣相當於投訴,會對你和寄宿家庭的感情造成危害。
多溝通多交流,開心的事不開心的事都要主動分享哦~可以快速培養你和寄宿家庭的感情哦~~
3
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
作為一個家庭的一份子,我們的父母也從小培養我們做家務的能力,所以到了新加坡寄宿家庭,新家庭成員一定不會讓你承擔家務,但是你自己一定要主動做一些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一起勞動享受快樂時光,還能鍛鍊自己獨立的能力。

4
參與家庭活動
剛去一個新環境,小留學生對於陌生的環境一定會感到恐懼,這個時候一定要大方積極,用樂觀的態度迎接你的新生活。當新家庭組織全家活動的時候,建議留學生可以和家人一起外出。
你的寄宿家庭成員既然選擇了承擔責任,就一定希望你融入他們,和他們一起享受快樂!參加一些家庭活動一方面增進你們的感情,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文化的多樣性,並且可以開闊視野,認識更多的人,鍛鍊自己的交往能力!
總的來說,就是多溝通多交流,儘量積極參與到寄宿家庭的活動以及氛圍當中,同時要注意禮儀,要獨立,遇到事情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或許就會讓問題順利解決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