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新加坡6大教育改革
2021年上半年,新加坡教育部長黃循財在國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宣布了新加坡教育中未來一系列的調整計劃!
小學推行新生融入支援計劃
在2026年之前,教育部將在所有小學推行新生融入支援計劃,幫助有社交和行為困難的小一新生適應全新的小學生活。

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老師會進行合作,給予這些孩子學習和行為上的引導和幫助,讓他們在校園裡學會基本的自我管理技能。
這些相關課程內容包括學習習慣培養、如何管理情緒,以及社交和溝通技巧等等,孩子們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角色扮演和練習,來學習這些技能。
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部也會為老師們提供相關培訓,幫助他們制定干預計劃和課堂策略,同時密切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展。
預計到今年年底,新加坡五分之一的小學(約40所)將會試行這項計劃,每所學校每年有5~10名小一學生可以從中受益。
校內託管中心擴招
現在新加坡每所小學都有了自己的校內託管中心,在放學後的時間 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為雙職工父母減輕了負擔。

孩子們不僅可以在這裡享用午餐、下午茶、完成功課,還能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目前許多學校的校內託管中心在招生時,會優先考慮家庭有困難的孩子,然而名額依然供不應求。
新的政策會關注那些即將升上小學,並且符合條件的孩子。今年開始,學校會主動聯繫這些學生的家長,鼓勵並指導他們為孩子報名,並且根據情況增加名額。
對於中學,教育部也會推行課後學習與輔導計劃(GEAR-UP Programme),當學生因為學習或者生活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學校可以儘早發現,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
除此之外,教育部還會繼續加強中小學的課後活動,與社區和義工團體合作,通過交友與輔導的方式,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
更多中學 推行科目編班全面計劃
從去年開始,新加坡已經有28所中學試行了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取得的初步成效令人歡欣鼓舞。
在這個計劃之下,學校不按學生修讀的課程分班,讓孩子們能和修讀不同課程的同學建立友誼,學會尊重和了解彼此的長處,課堂氛圍也因此變得更加活躍。
另外,試點學校和老師們都能很好地適應這些調整,比如修改課堂時間表,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設計課程等。
有了試點學校的成功經驗,教育部將會在明年增加30所試點學校,並在2023~2024年之間,在所有的中學推行這項計劃,取代現有的分流制。
除此之外,教育部還會探討中學後的升學途徑,不斷改進位度,讓學生們有更多機會報讀符合他們喜歡和擅長的課程。
新加坡開辦第一間藝術大學
南洋藝術學院和拉薩爾藝術學院,將聯合成立新加坡第一所藝術大學,擴展大專藝術教育的發展渠道, 為有意向朝藝術和設計領域發展的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

這所私立大學預計會在未來的三四年內成立,結合兩個學校的專長教授課程,以新大學的名義頒發文憑。
兩所學院並不會取消,而是將維持現狀,各自運作,確保它們原本獨有的文化能繼續保留,合辦的藝術大學將由一個中央單位管理。
不光如此,學生們還可以跨學院修讀課程,參與實習項目,共享學習資源,兩所學院的教職員也能進行學術上的合作,值得期待。
國立教育學院設立
品格與公民教育中心
在明年年底之前,國立教育學院將會設立品格與公民教育中心,加強教學,展開相關研究,並培養師資團隊的思維領導力,讓每一位教師都有能力教授這門課程。
第一所中心設在尤索夫依薩中學 (Yusof Ishak Secondary School),老師可以參與各類課程,結合理論和實踐,將所學技能應用在真實的課堂環境中,探討教學創新點子。
教育部反思理工學院
與工藝教育學院課程模式
教育部正在反思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的課程模式,討論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學生畢業後的發展。
目前理工學院的預科班 由N水準會考普通學術源流畢業的學生報讀,教育部在考慮進一步放寬入學門檻, 讓更多學術源流的中學畢業生報讀。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先發掘自己的興趣和長處,再選擇修讀專業文憑課程。

關於工藝教育學院,大約有30%修讀國家工教局證書課程的學生,沒有繼續考取相關證書,或升學到其他公立學校,因此教育部將會反思工教院的課程結構,探討如何讓更多學生報讀和考取高級證書。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