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鳥類知識的好去處
走禽展區的對面是一個關於鳥類的小型博物館,名字叫「鳥類發現中心」,裡面有各種鳥類標本、模型、鳥蛋和鳥巢等,在裡面能學到很多知識。只是當時我太小,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館中的鳥蛋非常多,從小到大排列起來非常有趣。唯一有印象的就是灰藍色的鴯鶓蛋,因為它不像其他鳥蛋那樣是白色的。還有就是鵪鶉蛋,爸爸、媽媽經常從市場給我買來煮著吃。現存鳥類里最大的鳥蛋是鴕鳥蛋,這個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不過有種叫象鳥的大鳥,它早就已經滅絕了,它的蛋足足有一百多個雞蛋那麼大,這才是真正的「鳥蛋之王」。

「鳥類發現中心」里展示的鳥蛋

「鳥類發現中心」里展示的鳥巢
我在飛禽公園的遺憾

東南亞珍禽屋展區
在飛禽公園中,我有個遺憾。是什麼呢?原來我玩得太累了,就在小推車裡睡著了。爸爸、媽媽不忍心驚動我,於是媽媽留下來陪著我,爸爸自己去遊覽「東南亞珍禽屋」和「非洲瀑布鳥舍」。結果爸爸看到了很多種珍稀的鳥類。事後爸爸和我講起這段經歷讓我羨慕不已,我只能通過他的照片來欣賞這些鳥了,真希望以後有機會我能親自來到這兩處地方見識一下!



「非洲瀑布鳥舍」中以非洲當地人生活為題材的雕塑

綠蓑鴿

白冠噪鶥

鴛鴦

綠翅金鳩

山孔雀雉

斑皇鳩

太平洋皇鳩

黃嘴䴉鸛

白臉樹鴨
大嘴巴,愛吃魚

鵜(tí)鶘(hú)灣
鵜鶘灣里混養著好幾種鵜鶘,我當時很好奇這些長著大大嘴巴的鳥是怎麼吃東西的。後來通過書中了解到,原來成群的鵜鶘發現魚群時,就會排成直線或者半圓形來進行包抄,把魚群趕到水淺的地方,再張開大嘴,猛地往前一衝,結果連魚帶水就都進了它們的大嘴巴當中。然後它們再閉上大嘴,收縮喉囊把水給擠出來,這樣新鮮美味的魚就被順利地吞到肚子裡,成為了它們的美餐了。
這次在鵜鶘灣我們見到的鵜鶘有澳洲鵜鶘、美洲鵜鶘和白鵜鶘,三種鵜鶘形態各不相同,但生活在一起也不相互打架,看來它們已經成了很好的夥伴了。

澳洲鵜鶘

美洲鵜鶘
醜小鴨成長記
「天鵝湖」的岸邊有兩隻野鴨,它們長得毫不起眼,比水中的白天鵝差遠了。一見到天鵝,我很快就聯想到童話故事《醜小鴨》,真的很難想像故事中出現的那隻醜陋的「小鴨子」是怎麼變成這麼美麗的天鵝的,不過爸爸告訴我,小天鵝出生後就是灰色的一團,感覺髒髒的,一點也不像它們的爸爸媽媽,只是隨著一點點長大,它們才變得越來越美麗。後來爸爸、媽媽經常用《醜小鴨》的故事教育我要有理想,有追求,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就算遇到挫折也不要氣餒,要堅強地面對困難,去想辦法克服它、戰勝它!可惜我只是從網上見過小天鵝的樣子,現實生活中還沒有見到過,不知小朋友們是不是親眼見到過小天鵝的呢?

栗樹鴨

疣(yóu)鼻天鵝
嘴長得像鯨魚的大鳥
我們在一個池塘小島上發現了兩隻長相怪異的大鳥,它們躲在草叢裡用一雙眼睛緊盯著我們。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奇怪的鳥,只見它們大大的頭,寬寬的嘴,細細的腿,長相太古怪了!就連見多識廣的爸爸見到它們也非常激動,爸爸給我講這種鳥在各個國家的動物園中並不多見,它們的名字叫鯨頭鸛,生活在非洲,是現存頭部最大、嘴部最寬的鳥。嘴的最下面像鉤子一樣鋒利,竟然能夠穿透鱷魚厚厚的皮膚。據說它們被烏干達當地人稱為「鞋之父」,這是因為它們的嘴很像鞋,尤其是特別像荷蘭人穿的那種木鞋,所以才得到了這麼一個有趣的外號。今天能在這裡見到它們,實在是很幸運。2018年的導遊圖上已經沒有再畫出鯨頭鸛了,不知是不是死去了,如果真是那樣就太可惜了,我真的很難過,這兩隻大鳥儘管看著那麼古怪,但是我多麼希望更多的小朋友能親眼見到它們啊!


鯨頭鸛
飛禽公園裡不光有鳥還種植了很多美麗的熱帶植物,我可叫不上它們的名字,只是覺得它們好好看!
當一天行程圓滿結束時,雖然很累,但它可是小小的我第一次來到有如此眾多鳥類的地方,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儘管我們還有很多公園中的鳥沒有找到,爸爸也沒有拍攝到,但是希望其他來這裡遊覽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都能像我一樣玩得開心,能見到更多的鳥類,學到更多的知識!

黃鳥赫蕉

水鬼蕉

朱蕉

紅鳥蕉

附:2018年新加坡裕廊飛禽公園導遊圖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