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當地的教育,而「雙語教育」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吸引大量他國學子前去留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麼關於雙語教育大家都知道多少呢?小文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雙語教育的「前世今生」。

雙語教育的由來
新加坡在建國之初,為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一方面需要處理好族群之間的關係,建立國家意識。
另一方面還需要突破小國寡民的限制,爭取邁向國際。
而要實現以上兩點,則需要一套符合理性的語言教育政策,以期兼顧交流功能與情感依附。
新加坡的語言政策屬於多元文化主義模式,語言制定者選擇兩種語言(共同語+母語)來實施學校教育,平等對待國內四大語言(英語、華語、淡米爾語、馬來語)。

因此,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雙語教育就成為了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基石。
新加坡教育部除了規定英語為其主要教學語言及必修科目之外,學生還必須修習其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
雙語教育的成效
自政策實施的四十多年以來,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成效有目共睹:
1
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雙語人才,促進了國家對外交流與合作。
2
促進了族群之間的融合,國家意識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極大提升。
3
近年來,新加坡憑藉雙語之優勢,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合作,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順風車,開發出更廣闊的前景。
雙語教育的未來
英語一向是新加坡國際競爭中極為有力的工具之一,面臨21世紀世界的全球化,如何用英文表達及說服他人,更是新加坡進入全球經濟體的利器。
不過,在新加坡語言政策的實施進程中,由於英語的經濟價值偏高,影響個人升學、就業、貿易與從政,對於母語的學習便容易被淡化。

為了培養出更多的母語人才,新加坡也在積極開展中小學母語課程與教學改革,放寬條件,鼓勵更多人學母語,同時也活化教學技巧,重視母語溝通技能。
除此之外,新加坡也招募了更多的母語教師,就連在職教師也需要接受訓練,因此讓學生們獲得了更多的優質教學資源。
雙語教育的考核
在考試方面,新加坡重視口語和實際溝通技巧,能回復電子郵件信息、閱讀報紙、了解溝通或做簡短的報告。
在英語的筆試方面,新加坡的學生甚至能使用科技資訊等深度信息。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政策會因快速變遷的社會政治情境而進行相應的調整,語言的經濟功能是其中的考量要項。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攸關著其國家競爭力,因此新加坡力求「標準華語」、「標準英語」,並使語言學習更加精緻化,和國際接軌,以促進經濟發展。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不僅能極大的促進公民的個人發展,甚至還能推動社會及國家的進步。
所以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而言,塑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去接受雙語教育都是十分有利且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