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想去Downtown吃頓法餐,安排一下

2020年09月05日   •   3萬次閱讀

前段時間刷微博熱搜

刷到一個好玩的話題

#約會千萬別去法國餐廳#

這是個海外綜藝安利

講述的是一位大兄弟

假裝很了解法國美食

結果因聽不懂法語當場翻車

連個菜都沒點就落荒而逃

他慌了他慌了,他真的慌了

一頓哈哈哈之後

也不免為法餐感到幾分心酸:

法餐的刻板印象又被加深了

其實吧

我在國內的時候

也對法餐有過比較偏離的認知:

一是貴且分量小

有多貴呢

吃一頓就去了三分之一工資

而且吃不飽

二是用餐禮儀複雜

複雜得讓人頭皮發麻,如坐針氈

於是

法餐嚇跑了無數像從前的我一樣的人

2017年

我去法國找朋友玩兒

吃了N家法餐廳

發現了和國內法餐完全不同的樣貌

我也就此愛上了法餐

而且

要不怎麼說結婚來到新加坡之後

我的日子越過越不錯呢

新加坡法餐廳眾多

連續吃一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更是大大滿足了我的胃

曾經對法餐抱有偏見的我,如今要為法餐正名。尤其是新加坡的法餐,真的很值得體驗!

這篇文章里,我將為大家分享,我最常去的新加坡法餐廳及菜品體驗。來,姐妹們,張嘴,吃我安利。做優雅女人,從吃法餐開始!

1. 法餐刻板印象要不得

一提到法餐,不少人腦海里已經有畫面了:

西裝領帶,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女生則拖著長長的晚禮服,挽著手臂,深呼吸一口,將自己的氣場提高到2.8米,昂首挺胸地踏上法式餐廳的紅地毯。

優雅落座,小口吃菜,抿嘴一笑。

把裝了三分之一紅酒的高腳杯搖得一晃一晃,嘴角帶著三分譏笑四分涼薄,盯著與你一起用餐的男人。

拜託,現在電視劇都不這樣演了好嗎?

我在國內吃過的法餐廳不多,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在標榜「正宗」:正宗法式鵝肝、正宗勃艮第紅酒...... 對法餐了解更多之後我才發現,在法餐的世界,就沒有所謂「正宗」的概念

我之前有個朋友在法國巴黎讀研究生,2017年我請了10天年假就是去她那裡玩兒。

第一天晚上,她就帶我去當地的餐廳吃法餐,之後又陸續吃了幾家,我就發現,雖然菜單的菜品很少,但好像每家餐館都有不一樣,能吃到細節和驚喜。

也就是說,吃的不是正宗,而是主廚的心思和驚喜

也有人覺得法餐的禮儀和吃法都很複雜。但我親身體驗下來,什麼好幾套刀叉,必須穿禮服,入座順序等等,其實若非米其林三星和頂級法式餐廳,懂基本的西餐禮儀就夠了。

在法國當地的大多數餐館和酒吧,大家穿的都是便服而已。

至於所謂的吃法複雜,更多的只是一種文化差異造成的陌生感,只要懂了法餐的邏輯,看菜單、點菜和吃,都是一件能夠一氣呵成的事。

忘掉那些十幾道菜的fine dining,法國人本身也並不怎麼吃,只需記住他們有「前菜-主菜-甜品」的順序就好了,菜是一道道上,晚餐大概要花2-3小時。

他們這樣吃的原因,是為了享受當下每一刻,「巴黎人的夜晚註定是要奉獻給美食的」。

而且法餐不一定全是高貴。法餐可以是黑松露、鵝肝和魚子醬,也可以是麵包+芝士+一切烤的肉,各種肉髒也是法國人的心頭好。

在BBC的紀錄片《小小巴黎廚房》里,瑞秋就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覺得如今(大家)依舊有著對於法國菜的刻板印象。」

關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朋友的房東是一對法國老夫婦,他們平時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吃的晚餐是這樣的:

簡簡單單的麵包+鵝肝,就構成了他們的晚餐。相比於吃什麼,他們吃飯的精髓更在於聊天,在於每個人的參與感,一頓晚飯甚至可以從晚上7點吃(聊)到凌晨3、4點。

在桌上,沒有人會玩手機,也沒有人會忙於工作,只會專注美食本身,和那個一起跟你吃飯的人。

沒有法國人喜歡單獨吃飯,無論下館子還是在家做一頓美味,都喜歡三三兩兩,在他們看來,吃飯是近乎社交的一件事。

所以,別被坐在法式餐廳里,各種高大上的法餐嚇跑,真正法國飲食文化吃的就是一種「發自內心,每個細胞都因此而調動」的享受。

當你把法餐「死貴」、「禮儀複雜」的標籤摘下來時,才是你真正了解法餐的開始。因為法餐的真正內核,從來都不是裝出來的「高大上」而已。

2. 做優雅女人,在新加坡吃法餐盛宴

從法國回來之後,其實我又很久沒有吃法餐。是2019年在新加坡跟老公的朋友一起在法餐廳吃了一場家庭聚餐之後,我又重新愛上了法餐(括弧,新加坡的)。

這家店就是我今天要隆重介紹的:Odette。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Odette:它是米其林二星餐廳,2017年亞洲50家最佳餐廳,榮登新加坡 No.2 ;亞洲 No.9。開業不到一年就拿了米其林二星,同年入圍亞洲50佳餐廳,直衝第9名,真的好厲害!

餐廳老闆兼主廚Julien Royer,之前是另一家米其林一星餐廳Jaan的主廚,這家餐廳也在2017亞洲50佳餐廳排第42名。看來主廚的手藝還在不斷精進啊! 而且,他還有點帥……

咳咳咳,言歸正傳,Odette 位於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目前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法餐。 我的嘴還是挺刁的,真的是因為好吃,我才會做出這麼高的評價。

而且餐廳的環境是非常優美的。大門被拉開,奇妙感官之旅就正式開始。由淺灰、淺粉和金色構成主色調的餐廳,可以完全滿足我一直潛藏的少女心。

不管是餐桌還是椅子,哪怕是菜單,都是柔和的流線型,乾淨,柔軟,讓人放鬆

三小碟餐前小吃是必不可少的,我去了很多次,每次都會有一些變化。

印象最深的一次,三種小吃分別為枕頭形的竹碳鷹嘴豆泥夾心餅乾,魚子醬塔,和長的像雪茄的蝦卷。我個人覺得,蝦卷的脆皮裹著入口即化的醬,味道特別豐富,是三個裡面最好吃的。

然後,侍應生一般會端上一個小托盤,用法式濾壓壺往茶杯里倒入蘑菇茶,搭配用松露油烤過的麵包,可能正餐還沒開始,你就會被這兩道餐前小吃俘獲了味蕾。

不過我也有朋友不喜歡這種濃湯的口感,畢竟美食這個東西嘛,還是各人有各人口味的。

餐廳有有素食跟肉食的菜單,也分六道式菜單和八道式菜單。這裡畫個重點,主廚的招牌菜,只有八道式里才有

咱們中國人有句老話:「來都來了」。既然來都來了,肯定要吃最好的!所以我建議第一次去的話,可以點八道式菜單。我也按照這個菜單給大家介紹哦!

蘑菇茶之後,法式麵包會被端上來,三種口味,分別是黑松露酥皮卷、黑麥酸麵包和蜂蜜焦糖餐包,配一份牛油跟一份豬油~我最喜歡的是黑松露酥皮卷,吃起來會有一點像蔥油餅,簡直好吃到想買一籃回家。

接下來是來自日本的海膽!可愛的海膽造型器皿里,有點綴著金箔的上等魚子醬,下面白色的感覺像是一款奶泡,其實是貽貝小雲朵(Mussel Cloud),配上新鮮的海膽,味道淡淡的,一口一個,香料的運用使得它一點都不腥。

有兩個菜我覺得就還好,就不詳細介紹了,分別是:生蚝兩吃,生吃和油炸;泰式多寶魚,肉質很嫩。

然後是顏值最高的一道菜,可惜我這個手殘拍不出它的美麗。菜名叫做beetroot variation,簡單的來說,就是各種蔬菜的集合,味道是酸酸甜甜的,女孩子應該都會喜歡。

然後是主廚的成名作——煮雞蛋。在美食的魔法師手裡,平平無奇的煮雞蛋也能釋放更多美味。煙霧中散發著迷迭香的味道,略帶橙色的有機蛋,是主廚低溫慢煮處理過的,搭配玻璃碗中的烤土豆和黑松露醬,濃郁的口感可以說是很完美了。

1/2
下一頁
新加坡總理的家鄉菜?聽說全島最好吃的11家海南咖喱飯都在這了
2025年04月29日   •   16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找一碗老潮汕味,到哪裡吃粿汁?
2025年04月30日   •   11萬次閱讀
收藏!新加坡全島最好吃的15家雞飯攤都在這了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矮子餡餅來到新加坡牛車水咯!外皮酥脆掉渣、內餡軟糯,口感層次超豐富😋
2025年04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一:協勝隆
2025年05月03日   •   8037次閱讀
新加坡 在這裡有數之不盡的美食
2025年04月30日   •   6669次閱讀
在新加坡烏節路18.8新++吃到撐!火鍋、燒烤、韓餐、咖啡館也太全了
2025年05月02日   •   6156次閱讀
🇸🇬 夜貓子福利!新加坡竟然有這麼多宵夜好去處🤤 宵夜不要只會想到MCD了啦👋
2025年05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有一種美食,在新加坡叫蝦面,在檳城叫福建面,在新加坡哪裡品嘗?
2025年05月02日   •   2907次閱讀
2025亞洲50最佳餐館成績出爐🎉今年新加坡7家餐館入榜!快來看看誰在榜上😘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二:瓊華昌
2025年05月03日   •   2565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三:喜園
2025年05月03日   •   1881次閱讀
🍨 澳大利亞最火的Gelato來啦!40種口味任你選,每周輪換5種驚喜菜單,吃貨們準備好了嗎?
2025年05月03日   •   1881次閱讀
💥米其林美食推薦!名古屋鰻魚店「Unagi Yondaime Kikukawa」終於登陸新加坡😋🍱
2025年04月29日   •   171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