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2020年過得差不多也就只剩下3個月多一點的時間了!
然鵝今年因為疫情,可以說從開年就給困在了新加坡,國門一腳也沒跨出去過。
前兩天還有小夥伴來找椰子吐苦水,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攢了錢要去趟夢想中的法國了。

結果碰上疫情,真是生無可戀了。
飛法國的機票,一直一直捨不得取消,就是還存著那麼一點半點的僥倖,萬一疫情好了呢?
可是到現在,歐洲疫情都來第二波反撲了,這齣國旅行還瞅不到曙光。

不過,也有小夥伴覺得不就出不去嗎?沒事,咱們自個在小島上嗨。
賭個1毛錢,你絕對沒有走遍新加坡每個角落!比如那些超級接地氣的地方,感覺會有小驚喜~
01 大巴窯
大巴窯(Toa Payoh)的歷史完全比想像中的要更久更豐富!
據說這裡有很多本地人小時候的記憶!一路來分布著各種「名勝古蹟」,也就是有歷史記憶的地方
Church of the Risen Christ
於1971年開放

1973 SEAP Games Village
1973年開業

有四個建屋發展局要點為運動員提供住宿,然後在運動會後出售給公眾。
大巴窯公共圖書館也被用作奧運會的秘書處大樓,而大巴窯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都是比賽場地。
Toa Payoh Town Park
1972年完工

大巴窯市鎮公園(Toa Payoh Town Park)可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婚禮照相的熱門地點哦。
Toa Payoh Dragon Playground
較早的遊樂場之一,是新加坡僅有的兩個採用Dragon設計的遊樂場之一。

Lian Shan Shuang Lin Monastery
始建於1912年

蓮山雙林寺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內包括天王殿(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大雄寶殿)。
Toa Payoh Sports Complex
1973年建造

大巴窯體育館是為SEAP奧運會建的,由一個體育場,一個游泳館和一個體育館組成。
Blk 53 The VIP Block
19層高的Block 53具有突出的Y形設計,並且是大巴窯組屋唯一採用這種布局的。

而且還曾接待過一系列外國和地方「重要人員」。所以被稱作是「VIP組屋」哦~
SIA-NKF Dialysis Centre
1987年建成

SIA-NKF透析中心於1987年12月開業,是新加坡第一個在醫院外建立的透析中心。
02 中荅魯街區
中荅魯Tiong Bahru 可是新加坡必打卡區域之一!
其實不止是遊客,很多小夥伴平時有事沒事都愛往那裡逛上一逛。而且如果要說歷史的話,中荅魯絕對是必須被提名的!
椰子君這裡特地找了一些中荅魯的老照片,小夥伴們可以來一個「今非昔比」的照片系列!
Tiong Bahru Food Centre

中荅魯巴剎,夠經典了吧。幾十年來,全島不管住在哪個區的人,時不時都會來這裡買點東西吃個飯,重點是好多巴剎美食!
The Architecture of Tiong Bahru
1920年成立

新加坡改善基金會(SIT)旨在幫助市政委員會解決當時新加坡普遍存在的住房短缺和骯髒的生活條件。
Tiong Bahru Community Centre
建立於1948年

1948年7月,Tiong Bahru社區的傑出成員,新加坡中國進出口商協會秘書Lau Yew Hock建議建立一個社區中心。
Monkey God Temple
始建於1920年

沒錯,就是拜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廟!
齊天宮(Tiong Bahru Qi Tian Gong)(俗稱「中荅魯猴神廟」)坐落在位於英勛街對面的芋頭花園內的一座小木屋裡。1938年才搬到了現在的位置。
Tiong Bahru 房屋設計
1948年~1954年

二次世界大戰後,1948年至1954年之間建造了幾座四層的公寓樓~
03 新加坡河畔 & 克拉碼頭
新加坡河畔,簡直就是一個時代的起落點。當然沿河的美景,更是美到沒話講了~
下邊這幾個地方,不知道小夥伴都去過了嗎?
Collyer Quay (Clifford Pier)
1933年開放

曾經接待過乘船前往新加坡的旅客。
Collyer Quay (Customs House)
1969年完工

海關大樓,裡面有警衛人員,他們一直在監視海上走私者。紅色的信標指示了碼頭的位置。
Cavenagh Bridge

卡文納大橋(Cavenagh Bridge)是橫跨新加坡河的最古老的橋樑,一直沿用至今。
Raffles Place (Market Street)

在當時的市場街上,切蒂亞爾的銀行家為企業提供了營運資金,穆斯林聚集在1950年代成立的Masjid Moulana Mohamed Ali祈禱。
Boat Quay

駁船碼頭是新加坡河的第一條河道,是新加坡第一個開墾堤岸的土地開墾項目。
Coleman Bridge

以其設計師喬治·德羅姆戈爾德·科爾曼(George Dromgold Coleman)的名字命名的科爾曼橋是橫跨新加坡河的第二座橋樑。
Masjid Omar Kampong Melaka
成立於1820年

奧馬爾甘榜馬六甲清真寺(Omar Kampong Malacca Mosque)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清真寺。在1850年代,原始的木材結構為現在的建築讓位,以適應清真寺不斷增長的需求。
Ord Bridge
1886年完工

奧德大橋(Ord Bridge),以於1867年成為王室殖民地後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督哈里·聖·喬治·奧德爵士(Harry St George Ord)的名字命名。
Clarke Qu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