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lking in the zoo is an okay thing to do.
動物園實在是個神奇的地方。
看似是公園,實則又是博物館;說是博物館,又分明是充盈了驚呼和歡笑的遊樂場。
作為被水泥牢籠禁錮太久的孱弱現代智人,真正走入自然這事兒,大概你我都沒戲了。但幸運的是,我們還有動物園,神奇動物就在這裡啊!
這些年來,頗找機會遊蕩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動物園,紐約、費城、倫敦、奧克蘭、聖地亞哥,當然也有北京、上海、香港、廣州,有時候連小縣城的動物園也忍不住去看一眼(所見時而淒涼,時而行為藝術)。
新加坡動物園歷史不算悠久,規模不是最大,科普和互動設計也說不上滿分,但超級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是我見過的籠子最少的動物園。
人與動物間的屏障被最大程度地弱化,既沒有傳統動物園「人在籠子外」的隔離感,也沒有許多野生動物園「人在籠子裡」的怪異感。不止隔離設計巧妙,飼養工作的場所和通道也非常隱蔽,讓人有種動物們都在散養的錯覺。
遊客可以在棧道上俯視鱷魚,也可以在樹叢間穿梭尋覓鼷鹿,這種人與動物互不設防、不期而遇的體驗相當美妙。

新加坡動物園的籬笆最多就是這樣了,圖片來自官網
INFO
廣義的新加坡動物園分四個園區,動物園 Singapore Zoo、河川生態園 River Safari、夜間動物園 Night Safari、裕廊飛禽樂園 Jurong Bird Park,除了飛禽園遠在裕廊工業區,其他三個園子都擠在坡島中央集水區的北部,基本門對門。
Tips:
1、四個公園全去到的話有套票,相當划算。行程緊湊點,白天動物園和河川園,晚上出門左轉夜間動物園,一天倒也可以逛遍三個園子。第二天花多半天時間再去趟飛禽園,齊活。對動物興趣濃厚的話,可能得三天時間才玩得盡興。
2、除了河川生態園,各個園內都有擺渡小火車,5塊錢買張票全天隨時坐。靠站上下車,人多時要排隊。其實園子本身都不大,景點又分散,對大人來說排隊不如走兩步兒,奈何拗不過耍賴不走和熱愛小火車的小屁孩們。
3、攜帶小怪物的家長,可以考慮在門口租用怪物車。車分兩種,常見的推車stroller,以及適合3-5歲孩子的toddler wagon,孩子自己上下車很方便,還可以把大包小包堆進去。我們沒帶啥東西,李逍遙腳力又了得,所以基本小火車結合步行。

Toddler wagon大概長這樣,還挺萌的,小娃們自己拉著也很來勁,能省掉大人不少力氣,圖片來自網絡
4、除去常規表演和活動,各個動物園都有豐富的私人導遊、特殊路線、夜宿園區、別致用餐等項目,可以在官網預約。
官網地址:https://www.wrs.com.sg/
新加坡動物園
Singapore Zoo
先上張地圖。看著挺眼花繚亂,其實從大門到最遠端的兒童水上樂園(Rainforest Kidzworld)也就七八分鐘的步行距離,看得出園子其實不大。

圖片來自動物園官網
1 跟野生動物一起吃早餐
動物園裡有個「跟野生物一起吃早餐」的項目,官網提前預約,地點在阿明餐廳,自助形式。我看到「Jungle Breakfast with Wildlife」這樣的字眼十分興奮,腦海中想像自己坐在枝繁葉茂的雨林中,蟒蛇盤踞犀鳥盤旋,抬手喂給猴子一根大香蕉的場景,覺得簡直叢林小開,當即下訂。

這樣的夢幻景象來自官網
早餐的組織很有序,按照大家預訂的順序已經安排好了桌子。我們訂的早,基本前排中央落座,正對著動物早餐檯。
早餐開始,動物飼養員招呼了紅毛猩猩一家來到表演台喂食,組織大家排隊跟猩猩合影,排隊過程中還可以去摸摸飼養員手中的蟒蛇合照。

我們的位置在藍色棒球帽那裡,與猩猩相隔一桌
圖片來自網絡
全過程中我們隔壁桌的美國大妞一直用手呼扇著眼睛說OMG我要哭了好丟人,但我倒真的有點小失落。
早餐食物挺有誠意,也確實有野生動物陪伴,考慮到這是動物園籌募資金的一種方式,並且出於保護的考慮確實不應該讓大家在無法監管的情況下接觸動物,其實是蠻合理。只是,叢林小開夢碎。
如果不像我一樣貪得無厭,吃個早餐順便也照照相,還是挺不錯的體驗,可以在官網提前60天預訂前排C位。
2 動物表演
園內有常設四個動物表演,各個表演都有自己的專屬劇場,場地潔凈布置美觀,表演編排相當飽滿,飼養員與動物都健康愉悅,每個表演都很值得觀賞。最好參照地圖規划下路線,提前幾分鐘到場。

圖片來自官網
我們18年去時,李逍遙還是個坐推車易受控的小孩子,所以時間安排得當,四個表演看了三個。
今年原本計劃帶他再看海獅、大象和雨林三場,怎知由於李逍遙堅持無論去哪都要坐著動物園小火車兜風,大量的時間花在排隊等小火車上,一來二去只趕上了一場海獅表演,氣得老母親接近昏迷……希望大家不會重蹈我們的覆轍。

海獅表演,圖片來自網絡

大象的工作與嬉戲表演,圖片來自網絡

雨林大反擊表演,圖片來自網絡

動物朋友表演,圖片來自網絡
在這裡,也順便說幾句對動物表演的看法,畢竟眾所周知很多看似歡樂的動物表演背後隱藏著對動物們的虐待和傷害。
新加坡動物園處在一個多元文化交匯的國家,想必也承受了來自動物保護組織的不少壓力。他們堅持動物表演對動物保護科普的益處,同時聲明所有的表演不會違背動物自身特徵,比如大象表演,以搬運木頭和噴水為主,既展現大象的習性和力量,又不造成太大負擔。這樣的表演與千百年來人類馴養家畜勞作、訓練貓狗服從命令沒有太大差異,且能加深觀眾對動物的了解和喜愛,在我看來是恰當的。
與之相對,勒令大象畫畫、黑熊滾球、老虎跳火環之類的違背動物本性的表演,就可以納入「沒有觀賞就沒有傷害」的範疇,畢竟這樣的表演已經不能稱之為動物的展示,而是人類自私的取樂了。
3 動物喂食和講解
動物園裡另一個不能錯過的亮點是動物的喂食和講解,也很值得規劃好時間。飼養員一邊喂養動物,一邊講解動物的食性、生活習慣,每每到了這個時間段都有大人孩子跟著飼養員一團草履蟲般從一個展區移動到另一個展區,發出哇啊咦的驚呼聲,我特別喜歡此時大人像孩子般驚喜和興奮的臉。

長頸鹿喂食項目,圖片來自官網
今年,因為李逍遙要坐小,火,車,我們,一場投喂和講解都沒有趕上,老母親幾度昏迷。倒是因為坐火車,來來回回從長頸鹿、斑馬、獅子整個非洲草原區域過了五六趟,所以這個區域我們連參觀都省了。(此處應有捂臉痛哭.jpg)
去年印象很深的一場喂食是北極熊Inuka。
Inuka是新加坡動物園的明星,一隻從小生長在熱帶的極寒動物。動物園給它的投食展示專設了小劇場,講解動物園如何為Inuka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也提到它年事已高諸多病患。

Inuka的水劇場,圖片來自網絡

曾經的Inuka,圖片來自網絡
那時的Inuka已經26歲,是耄耋老熊了。我看到它動作遲滯地進入水中,把半扇羊排拽上岸去緩緩地咀嚼,心裡很是同情這隻遠在異鄉的動物。
今年再去看它,劇場還在,但整面劇場玻璃覆蓋了大大的招貼,寫著「In Memory of Inuka,1990-2018」

Inuka的紀念海報,來自網絡
搜索才得知,去年參觀後不久,因為身體狀況太差,動物園對Inuka進行了安樂死。

安樂死的過程,圖片來自網絡
動物園表示,今後不會再飼養北極熊了。既是負責任的決定,又著實令人傷感。Inuka出生在新加坡動物園裡,可是說是被新加坡人看著長大的,它得到了很多很多的愛,也給無數大人孩子帶來了人與另一種生物之間的寶貴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