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怎麼樣的時代?
工業4.0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驚人速度向我們逼近,已經兵臨城下了,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
「到2030年之前,機器人自動化將搶走全球8億人工作,影響波及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勞動力...相比發展中國家,已開發國家受影響最嚴重:美國德國約三分之一的勞動力,日本一半的勞動力需要接受再就業培訓。」 —— 麥肯錫報告2017年12月
最要命的是,作為家長我們的焦慮還有——
現在教育系統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我們的孩子拼了命在這個系統里掙扎和考取高分成績,可是還沒等孩子們畢業,TA們所學的知識就已經沒有辦法在經過工業4.0的世界裡運用。
經歷革命的時代,一定會產生絕望,但是也一定會萌生新的希望,難道人類不是在這樣的陣痛中穩步前行的嗎?
拒絕做鴕鳥父母,讓我們來看看周圍的世界都發生什麼。
新加坡教育如何迎接工業4.0
工業4.0,新加坡的孩子準備好了。
因為就在前幾天,新加坡公布了一項重要的教育方案:編程將成為新加坡小學生的必修課。
新加坡是一個小島國,卻能夠在國際舞台上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都占一席之地,為什麼?
因為新加坡太有危機意識了,對時代的變革非常的敏感,孩子的教育是國家的未來,對此是毫無疑問的,跟很多國家不一樣,教育改革很多時候是走在社會經濟改革之後,教育調整和變革是滯後的,而新加坡不一樣,教育的改革一直走在前面,用本土接地氣的說法是:kia su (怕輸)。
這幾天特意研究了一下新加坡在迎接工業4.0所做的政策和實施方案。
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Code for Fun「編碼樂」(編程在這裡稱為編碼)是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和新加坡教育部(MOE)聯合推出的針對小學和初中的編程及計算機思維的發展項目。

新加坡North View Primary小學三年級學生在上code for fun拓展課
這個項目包括了使用基於視覺的直接編程體驗,簡單說就是藉助真實編程教具輔助的程式語言比如Scratch來幫助孩子理解程式語言以及培養編程思維,除此以外還結合了機器人配套教具,比如Lego WeDo, MoWay以及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s)比如Arduino, Raspberry Pi。
這個項目並不是今年才推出,而是5年前,5年前就開始實施了!!!
2014年4月,在新加坡24所學校實驗,反響非常好
2015年-2016年,項目拓展至110所學校,形式是課外拓展班(enrichment programme)選修課,大概有3萬4千名學生受益
2017年,項目全面拓展至新加坡所有的小學,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編程語句學習則在初中生當中試行,增加孩子的編程體驗和工具
2019年,這個項目從選修改為必修,規定所有四年級至六年級小學生從2020年開始必須上長達10小時的編碼課
編碼課從「選修」變成「必修」。
新規定已經上各大報紙,到底這10小時的編碼課上什麼內容呢?
8小時通過機器人技術(robotics)接觸編碼,2小時學習怎麼運用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
總的來說,編碼課開始的時間是越來越早了,在我們那個年代,到了大學才學習的內容(別忘了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學)在現在已經開始得越來越早,這種基本能力和思維從小學就開始了。
工業4.0里的「文盲」
如果你跟我說現在的孩子都在學英語,這個已經成為現在生存的必備語言,而以後呢?
工業4.0之後的世界裡,程式語言一定是一門基礎語言了,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可學可不學、遊戲宅的標配了,是基本語言。
15年以內,編程必將像讀寫一樣成為我們必須教授的能力。——馬克·扎克伯格
未來30年以內,人工智慧將全面超過人類知識,導致人類大規模失業。——馬雲
這個國家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編程...因為它教會你如何思考。——史蒂夫·喬布斯
學習編程會拓展你的思維,並幫助你更好地思考,使你在各個領域思考和解決問題都得心應手。——比爾·蓋茨
Literacy傳統意義上是語言的讀寫能力,在工業4.0時代,除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語言,現在被廣泛引用的還有這樣一門語言——Digital Literacy——言下之意就是不會懂這門語言或者不具備相應思維的人將沒法在網絡世界裡跟其他人交流,更沒辦法跟機器人溝通。
Digital Literacy最初由Paul Gilster在1997年提出,一開始的定義很籠統,指的是理解以及使用各種電子資訊資源(digital sources)的能力,是數字時代的讀寫能力。
現在Digital Literacy指的是一組可以讓你在數字時代運用自如和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的競爭力。

在討論Digital Literacy的時候我參考了webwise網站,它是愛爾蘭網絡安全中心的官網,它由愛爾蘭教育及技能部門以及歐盟聯合創立的機構。
具體的數字時代競爭力包括8種競爭力:
1 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分析和評估信息以及論斷、看到規律和聯繫、確認及創造信息的能力。從小可以引導孩子擁有這種思維的方法可以有:
從「是誰」開始提問(誰寫的、受惠人是誰、目標人群是誰)
「是什麼」(還有什麼東西他們沒告訴我、什麼是最重要和最不重要)
「從哪裡」(信息是從哪裡來的、在哪裡發生、從哪些渠道可以驗證)
「什麼時候」(什麼時候發生、上一次更新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變得有用)
「怎麼樣」(我怎樣才知道真假、信息有多可靠、我怎麼知道有沒有偏見、我們如何受惠)
2 網絡安全
(Online Safety)
使用網絡的時候能確認潛在的風險以及保護個人隱私和安全的能力,下面是跟安全相關的內容:
網路欺凌 Cyber-bullying
Sexting 色情簡訊
Age-appropriate content 適齡內容
Phone sharing and permission 電話分享和許可
Online extortion 在線勒索
Online exploitation 在線剝削
Plagiarism and copyright 抄襲和版權
Virus protection 病毒和防護
3 文化和社會理解
(Cultural and Social Understanding)
網絡儼然是數字時代文化圈和虛擬社會的載體,這個有別於我們傳統的社會,在這裡出現了各種新興的現象和問題,我們在這個「電子社會」里的身份和隱私以及電子人際關係的處理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4 合作創造力
(Collaboration and Creativity)
科技是鼓勵和加強合作能力的關鍵工具,學習跟其他人合作是一項終身技能。在數字時代孩子們可以藉助網絡平台進行合作和共同完成項目,網絡上的資源很豐富,像愛爾蘭教育部就有一個專門的網站Scoilnet讓小朋友們開展合作項目。
5 尋找信息
(Finding Information)
網絡平台給我們提供了無窮無盡的資源,信息大爆炸時代如何尋找到最有用的信息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技能,要想提高收縮能力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先思考後搜索 - 頭腦風暴想出最準確、合適的關鍵詞
哪裡搜索 - 不能只依賴谷歌和搜尋引擎進行搜索,利用其他資料庫以及資料很必要
用幾個搜尋引擎 - 多用幾個不同的搜尋引擎
查看搜索結果 - 深入了解而不是只看第一頁
不要相信所有你看到的信息 - 擁有一定的懷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儘可能地驗證關鍵信息
找到源頭信息 - 信息通過網路傳播,找到源頭信息
誰建立網站和發布文章 - 這是前面提到「是誰」的批判思維
6 溝通能力
(Communication Skills)
在網絡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包括了在下面的網絡場景中的交流:
社交媒體網站、信息、音視頻通訊、直播、博客、Vlogs、郵件、網絡聊天室、網絡遊戲、網絡論壇以及交友網站及手機應用.
在這些網絡平台和場合里我們需要注意網絡行為(互相尊重)、語言、時間、版權以及內容。
7 功能性技能
(Functional Skills)
主要指的是信息及通信技術(ICT)的能力,包括了跟電腦科學相關的通訊技能,覆蓋範圍很廣。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具體定義和對應的政策,新加坡資媒局IMDA給ICT能力定義了一個框架:

編程能力在數據(Data)、專業服務(Professional Services)、安全(Security)、軟體運用(Software and Application)以及支持(Support)方面都是核心技能。
也許有人讀到這裡會覺得很枯燥,但如何定義和強調ICT能力都不為過,這些都已經是最基本的數字時代技能了,扯得有點遠,還是回來再講講新加坡。
為工業4.0積極準備的智慧國家
讓孩子們準備好迎接工業4.0非常重要,可是的科技技術革新會讓那麼多人失業,讓職場人士接受再就業培訓和技能轉型非常有必要。
新加坡不僅僅希望孩子們準備好迎接科技變革,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也提出了一個完備的發展藍圖和計劃——智慧國家(Smart Nation)。

智慧國家是新加坡現在及未來轉型的方向,為了達到這個轉型的目標,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一個非常具體和可行的方案和布局。

具體包括了國家數字身份認證、在線支付(E-payments)、智慧國家傳感器網絡、智慧交通、新增人口及家庭管理系統、智慧國家管理系統。
未來技能資助計劃(SkillsFuture)是政府設立的資助公民進行培訓轉型的計劃、AI新加坡則是單獨列出來發展AI人工智慧板塊的部門。
不僅僅是專業人士學習AI人工智慧,對於普通老百姓也有各種普及計劃:AI for Everyone 、AI for Industry、 AI Ethics Council等等。
生活在新加坡的老百姓還是相當幸福的,政府可操心呢,想盡各種辦法。
扯這麼遠,想表達的意思是:幫助成人轉型的同時給孩子也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是一個健康、全面的科技生態環境。
中國及其他國家的發展情況
我當然關心中國的發展情況,看了艾瑞諮詢的《2018年中國少兒編程行業研究報告》,中國在政策上的發展情況是這樣的(點擊看大圖):

圖片來源:艾瑞諮詢
政策支持發展人工智慧,但目前的具體要求和規定是針對高等教育里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小學階段的教育鼓勵社會力量投入資源開發軟體和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