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黨在戶外舉行實體競選群眾大會,向來是新加坡全國大選傳統的競選活動之一。
然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冠病疫情席捲全球。在防疫措施之下,新加坡於同年7月舉行了建國以來首次不設實體競選群眾大會的全國大選,使得競選活動少了以往的熱烈氛圍。
相較於線上形式,實體的競選群眾大會更能凸顯候選人的個人風格與魅力,也讓他們有機會與支持者進行面對面的互動,現場掌聲、呼聲與氛圍的感染力,是熒幕另一端所無法複製的。
事實上,新加坡人上一次親身參與競選群眾大會,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也就是2015年大選期間。
從今晚開始,新加坡人終於可以參加一連八晚的實體群眾大會。如果你從來沒有去過,紅螞蟻大力推薦去現場看看,感受氣氛。
所有已批准舉行的群眾大會詳情,將在准證申請截止後,於活動前一天公布。群眾大會及等候區地點詳情,可上警察部隊官網查看。

紅螞蟻貼心為你整理了一份參加群眾大會的「秘笈」,讓你看得更爽、更投入!
1、到現場聽工人黨的群眾大會,要提早霸位
本地資深媒體人默樂(Bertha Henson)曾到多場群眾大會採訪,她善意提醒說,
反對黨的競選群眾大會通常會非常非常擁擠,尤其是工人黨的。如果你想找個好位置看、聽得清楚,最好早點去占位。

2015年大選工人黨群眾大會。工人黨於9月9日在勿洛體育場舉行東海岸集選區群眾大會。群眾大會現場來了大批來自不同地區的群眾,把體育場擠得水泄不通。(聯合晚報)2、大人物晚上九點半左右才會登場
出席過群眾大會的人大概都知道,重量級人馬往往得等到晚上九點半左右才會登場。
許多時候,前面出場的並不是候選人,而是負責炒熱氣氛的黨員,替接下來的主角造勢。
有時最好看的部分反而是在最後,當支持者情緒高漲,現場變得像節日一樣熱鬧。
如果你時間有限,不妨考慮九點之後再到場,更有機會看到精彩部分。

2015年9月8日,時任總理李顯龍在大華銀行廣場旁舉行的午餐時段的群眾大會上發表演講。(海峽時報)3、候選人可能講方言,聽不懂最好找人翻譯
在群眾大會上,演講者除了使用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之外,有時還會穿插福建話、潮州話、粵語、海南話等本地方言,與選民拉近距離、拉抬氣氛。
如果你一句方言都聽不懂,建議找個懂行的朋友一起去,不然可能會錯過一些「隱藏彩蛋」。
4、建議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到現場

2015年9月5日,人民行動黨支持者參加位於武吉班讓單選區的群眾大會。(海峽時報)
由於群眾大會預計將迎來大批民眾參與,警方建議到訪公眾搭乘公共運輸工具。
駕車人士應該做好準備,應對會場附近可能出現改道、道路關閉或交通緩慢的情況。
群眾大會現場內外可能進行安檢,建議公眾不要攜帶大手提包或玻璃瓶、雷射筆(laser pointers)等危險物品。
別忘了帶上雨傘、便攜電風扇,以及一雙好走又耐站的鞋子,讓你能舒舒服服地撐完整晚。此外,現場廁所不容易找,就算有也常大排長龍,建議在入場前先解決生理需求,並找出離你最近的洗手間。若攜帶飲用水,也別喝太多,不然中途得溜走。
如果實在不想到現場「人擠人」,蟻粉還可以通過《海峽時報》或《聯合早報》的大選專頁和早報應用觀看群眾大會現場直播,後者設有直播牆功能,每晚直播各場群眾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