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洋理工大學2024年開設本地首個四年制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課程設計和安排將根據本地醫療需求制定。首批畢業生將在2028年畢業。
這會是首個由本地大學獨立頒發的中醫學學士學位文憑,也是第一個獲衛生部中醫管理委員會認證的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

圖片源自網絡
衛生部長王乙康在南大出席推介儀式時致辭說,傳統中醫在本地社區中得到廣泛使用,而且在醫療保健系統中,與西醫相輔相成。
他說:「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隨著更多證據證明中醫有效,我們的政府醫院開始為患者提供中醫針灸治療。」
南大與北京中醫藥大學2005年合作,設立生物醫學科學和中醫學的五年雙學位課程,以拓寬畢業生的職業選擇。多年來,這個項目培養了超過430名畢業生。
王乙康指出,有意學習中醫的本地學生不少,民眾對中醫治療的需求也強勁,衛生部、教育部和南大決定是時候推出本地首個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

圖片源自網絡
將專注滿足本地人健康需求
對慢性疾病等提供指導訓練
新課程將更專注於滿足本地人的健康需求,針對老齡化現象和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中風等設計課程,提供更優質的醫學指導與訓練。
課程第一年將設25個報讀名額,並計劃在未來增至每年招收40名學生。同時,現有的雙學位課程將在明年終止招生。

課程項目介紹
南大中醫診所主任鍾麗丹副教授受訪時說:「與之前五年制課程相比,我們不僅沒有減少教學課程,還會融入更多高科技的元素,比如人工智慧、大數據在臨床研究方面的應用,同時將採用更多小組討論和交互式的教學模式。」

圖片源自網絡
這個為期四年的學位課程側重於中醫和基本西醫知識,旨在培養在新加坡培訓的對區域/本地疾病有深入了解的中醫專業人員
這是一門雙語課程,以英語和普通話為教學語言。學生將學習與健康相關的生物醫學科學的各個方面,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以及中醫診斷、藥物、針灸和艾灸。

圖片源自網絡
該項目還採用新的教學法——技術支持學習(TEL)和基於團隊的學習(TBL),重點關注臨床病例、人口老齡化和預防保健,與健康SG的目標保持一致。
課程中納入了廣泛的實踐臨床培訓,以確保學生有大量的臨床接觸機會和將理論應用到臨床環境中的機會。提供海外知名中醫藥大學實習機會,為中醫藥防治慢性病的研發奠定必要的基礎。

圖片源自網絡
就業前景:
⭕ 新加坡中醫診所和醫院的醫生
⭕ 在新加坡的研究機構、製藥公司擔任臨床科學家(中醫)
⭕ 在政府機構擔任研究職務,以維護公共衛生和人類健康
⭕ 繼續攻讀中醫相關學位

圖片源自網絡

院校介紹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NTU,簡稱南大)是新加坡的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學,工科和商科都是其強勢專業。
南大是QS世界大學排名中世界頂尖學府之一,多年蟬聯全球年輕大學榜首。
同時也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員;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創始成員;AACSB、國際事務專業學院協會成員;國際科技大學聯盟的發起成員。

圖片源自網絡
辦學模式
本科生在校研究計劃
讓本科生參與各種研究項目,以刺激學生的研究文化。在「本科生在校研究計劃」中,優秀的本科生(四年學士學位二或三年級生,與三年學士學位二年級生)將受邀參與,並可從該校超過800個研究項目中選擇,包括工程、生物科學、傳播、工商管理、會計及人文學的研究項目,充分體驗校園濃郁的研究學術氛圍。
本科學習體驗計劃
該校所推行的「本科學習體驗計劃」,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通識教育,包括校園住宿及海外浸濡機會,讓學生根據其興趣選擇豐富的主修和選修課程,增廣見聞、積累知識。
楊振寧精神計劃
「楊振寧精英計劃」旨在為全球頂尖研究院輸送優異學員,進而培養21世紀帶領全球發展的科技人才。
中國市長班
由中國各級政府部門選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而進修的課程,因入讀前相對而言需要一定的行政級別,畢業後回到行政機構更能獲得大幅擢升,而被譽為「中國市長班」。

圖片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