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加坡眼收到網友的投訴。點了外賣,結果送錯了,在雙方外賣的分量有明顯差別的情況下,在短短十分鐘,拿錯外賣的另一家竟然已經開始吃了,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也歡迎事件的另一方來稿或者網友投稿,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昨天晚上孩子睡了後想和老公點一些川菜度過一個輕鬆的周六。通過本地某個外賣平台、點了某川菜的辣子雞,沸騰魚,大約70新幣。

過了一個小時後,外賣到了,外賣員匆匆放下塑料袋就走了,我拿到餐桌上打開,發現不是我們點的那一單,是一盒麻辣燙,立刻重新系好塑料袋,打電話給平台客服。客服馬上說,送混了,因為兩家住得近,馬上幫我聯繫外賣員。

過了五分鐘不到,重新打電話給我說,抱歉,另外一家是先送的,他們已經吃了,吃了,吃了…… 說是不清楚自己點了什麼,就吃了。我們點了兩個菜,難道真的有可能和一盒簡單的,最多二十塊的麻辣燙弄混嗎!

平台說另外一家也沒有打電話反映,就直接下箸,但是中間只不過差了最多十分鐘而已。真的是為了幾十塊新幣,連人格都不要了。
後來以平台全額退款結束,但是我們計劃好的周六晚上也毀了。想通過眼哥問問大家,如果送錯了,三觀正常的人會怎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