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球交流中心根據中國教育部數據統計得知,2019年全國高考報括人數高達1031萬人。從各省份錄取情況分析,竟然有50%以上的考生沒有考到本科學歷,21%的考生落榜。

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估算,新加坡全球護照交流中心綜合今年疫情各地區高中無法正常上課,以及報考人數等因素估計:今年預計會有600萬考生無緣本科,200萬考生連專科都考不上(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約為1071萬人,比去年多40萬)!
根據這些殘酷的事實分析,難道考不上大學就要直接步入社會嗎?難道還要再復讀一年,復讀這一年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會付出太多代價,孩子的心裡要承受太大壓力。

那麼如何讓子女走大學「捷徑」呢?
首先,家長可以讓孩子成為「國際生」,國際生顧名思義擁有他國國籍,想要就讀中國重點大學,又不要承受高考的壓力,以「留學」身份是不二之選。
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前不久發布了《關於2020年留學生本科入學考試項目考試方案調整通知》:取消2020年留學生本科生入學考試筆試項目,學校將對符合報考的學生進行視頻面試。目前決定改為視頻面試的重點高校報考北大、清華、人大、上海交大等。

其次是華僑生,華僑生歷年高考400分就可以考入國內重點大學。這個項目的初衷是為了吸引港澳台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華僑子女回國參加高等教育而開設的。
現如今,也成了部分高凈值中產家庭規划子女國內教育的一種方式。所謂華僑生, 指的是擁有海外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但身份還是中國國籍,持有中國護照的考生。
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須取得綠卡所在國(住在國)的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並已在該國連續居住兩年,兩年內累計居住時間不少於18個月,其中考生本人要在報名前2年內在該國實際累計居住不少於18個月。

如果考生本人或父母一方未取得綠卡所在國長期或永居權,但已取得該國連續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該國居住累計不少於30個月,且考生本人在報名前5年內在該國實際累計居住不少於30個月的,也可以參加報名華僑生聯考。
高考總分750分,華僑生錄取分數線一般為400分一本,300分二本,藝考生200分一本,而國內高考一本錄取線要高一兩百分。
對於有孩子的家庭,子女教育是最重要的,既然一個海外身份可以為子女提供一個能上好大學的身份,就要早早行動起來,畢竟各國移民的政策經常是變化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