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帶有數座印度教寺廟和清真寺,如維拉馬卡里拉曼廟、安古利亞回教堂、維達帕提雅卡雅曼興都廟等等。


一進入小印度,一股濃烈的辣椒和香料氣味就會撲面而來。道路兩旁的商店裡陳列著金銀首飾、銅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寶、茉莉花環和絲製莎麗等。走的時候,別忘了帶一包印度咖哩,品嘗一袋香濃的拉茶,並在身上留下特有的印度紋身。


小印度的這種紋身叫海娜紋身,海娜紋身其實算不上是紋身,只是人體彩繪的一種,在印度很常見。印度女孩尤其在婚嫁時,都會在手掌及腳上繪上悅目的圖案作為裝飾。這個不用走正常紋身所需要忍受的疼痛,但可以一享紋身帶來的快感,因此也成為了想紋身卻又膽怯的潮人們的新寵。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紋身顏料有的人會過敏,容易導致接觸性皮炎。


拉茶源自移民至馬來西亞的印度人,拉茶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奶茶,馬來西亞人稱為「飛茶」。用兩個杯子拉來拉去,拉得越長,起泡越多,味道就會越好。做拉茶,必須選用馬來西亞的茶葉,荷蘭出品的黑白奶,以及少許肉桂粉沖調,茶味香濃又帶一點香料特有的甜香。新加坡的拉茶外帶包裝很有特色,是用塑料袋裝的,袋口的繩子特意留有一段,方便人們提溜。

我喜歡吃榴槤,到了新加坡,一定不會放棄吃榴槤的機會。在當地人的推薦下,我們打了一輛奔馳計程車來到著名的芽籠榴槤街,是不是很奢侈?

還沒走進榴槤街,就被濃郁的「香臭」所吸引。放眼望去,整條街上的鋪子門前都堆滿了各種榴槤,夥計們在忙活著不斷往貨架上續貨,吃榴槤的人一茬又一茬,生意十分火爆。

芽籠的榴槤是最有名的,品種也一應俱全,價位也不太便宜,我們買了一隻貓山王,花了人民幣280元。榴槤其實聞起來味兒,一旦入口就只剩滿口的綿糯,如同奶油一般,絲絲濃厚,簡直是美的享受。

新加坡政府明文規定,禁止民眾將榴槤帶入地鐵和公車等公共運輸工具。這隻個頭不算小,吃不完也不能打包,我們只能硬著頭皮幹完,特別的過癮。

新加坡還有個著名的茶葉品牌TWG,TWG被評為茶葉界的愛馬仕。其實是一個美國人和一個摩洛哥人,於2007年在新加坡開的一家高逼格茶葉店,銷售來自全世界的調和茶。



第一次遇見TWG是在杜拜Mall,一直以為是英國的品牌。能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家的茶罐,密密麻麻的陳列在架子上。沒想到的是TWG竟然是新加坡的品牌,在新加坡很多地兒都有TWG。


我們在金沙逛街累了,就在TWG喝的下午茶,這裡的茶是一人一壺的,服務員幫你泡開去掉茶葉,然後將茶水倒在保溫茶壺裡。野梅果的慕斯蛋糕非常的好吃,二十多種口味的馬卡龍只要兩新幣一塊,比國內便宜一半,豐哥一口氣幹掉五塊。


茶館的旁邊就是TWG的茶葉鋪,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茶葉買點帶回去。這裡的茶具、茶葉罐精美,就連打包的包裝紙都很漂亮。茶罐上的「1837」,很多人以為是創始年份,其實是為了紀念1837年新加坡開始發掘優良茶品的年份。國內只有上海開了兩家TWG茶鋪,期待南京能夠開一家。


新加坡擁有發達的經濟、頂尖的教育、誘人的美食。城市與花園的巧妙結合,歷史與現代的融洽共存,合力造就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無限魅力。唯一的缺點,還是太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