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家長會,想想自己平時的表現,考試的成績,是不是害怕老師告密,家長責罵?是不是會表現出恐懼、焦慮、甚至沮喪的情緒?
今天小文來介紹下新加坡的家長會,是以哪些方式展開,如何高效進行家校溝通與合作的?
家長會
顧名思義,家長與老師的會議,這些會議是雙方討論學生有關問題的定期會議。
面對面的家長會可以讓家長更多信任和支持老師的工作,老師通過與家長分享孩子的課堂行為和學習進度,讓雙方有機會了解孩子多方面的發展,集思廣益幫助學生。
自1998年新加坡成立全國諮詢委員會COMPASS(社區和家長支持學校)以來,教育部加強了學校-家庭-社區夥伴關係,並鼓勵家長支持各種學校倡議。現在,每一所主流學校都有一個家長支持小組,為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提供便利,並為學校的課程提供意見。

上學是一種非常社會化的活動。
在學校里,孩子們生活在一個大社區里。作為一名學生,他或她有很多機會發展自己的潛力,如學術發展、性格發展和社交技能的發展。
教師必須管理許多學生的學習需要,這意味著確保學生不是孤立地發展,而是作為一個更大的、更有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社會群體的一部分一起發展。
在學校里與同學和老師在一起,是學生成年後必須面對的工作世界的一個重要先兆。
家長們可能會注意到,他們的孩子在參加課堂和課外活動時,在社交和情感發展方面正趨於成熟,這些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合作或領導能力,而且他們可以在塑造這種成長過程中發揮作用。

02 共同努力實現全面教育
為整體教育模式做出貢獻,家長會可能要嘗試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家庭和學校如何能夠相互補充,以改善孩子的教育歷程?」
家長會不應只關注孩子的缺點,而應該識別和肯定孩子的優點,從而幫助家長支持孩子在校外培養社交和情感,並更自信地駕馭他們的環境。
例如,當一個孩子有機會展示領導能力和協作能力時,比如當他或她帶領同學進行小組討論時,老師可以指出他們對孩子在課堂上行為的觀察。
父母可以利用家長會中收集到的信息來衡量,是否需要為孩子找課外輔導。

03 為兒童建立夥伴關係
與許多人的想法相反,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並非敵對關係。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會議可以有效地幫助每個孩子充分發揮他或她最大的潛力。
家長會除了為教師提供機會,讓家長了解兒童在學校的成長和行為。還為教師提供平台,通過家長會更好地了解兒童在學校以外的社會環境中的行為與發展。
以正確的眼光看待,家長會可以成為家長和教師的有效工具,幫助雙方找出如何最好地支持孩子的發展。

當父母和老師都抱有關心孩子,並希望共同努力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的心態時,家長會就能發揮最好的作用,成為高效的家長會。
這一點,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都是值得探索與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