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編程,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編寫代碼程序的程式設計師。其實編程並不是單純指代一個行業或者一個職業。
編程存在於我們工作、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只是並沒有被我們自己所察覺。其實我們在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都會應用到編程思維。
在少兒啟蒙學習階段接觸編程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其實學習編程的過程也是我們思維和習慣逐步形成的過程。編程並不是傳授給孩子們解決單一問題的能力,而是分析問題、拆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指導。
毫不誇張地說,編程教育可以受用一生。
01
新加坡永定會館開設兒童編程課程
作為如此重視孩童教育的新加坡,怎麼會不知道接觸編程對於兒童發展的好處呢?有這麼一家會館在兒童編程學習方面可以說小有成績。
自去年6月開始,新加坡永定會館在學校假期籌劃了一項頗具創意的兒童編程課程。
課程主要面向小學生,讓他們在教師的陪同下設計、編寫自己的樂高機器人程序,訓練他們多方面的思維和創造力。

永定會館會長曾憲民說,這項課程是由會館的青年團成員開創,為會員的孩子們設計一套適合他們喜好的活動,拉近會館與他們的距離。
青年團團長兼文教股主任李增祥(38歲)是該課程的主辦人,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兒童編程課程已舉辦三次。
整套課程為期四天,一般選在學校假期的周末在會館內開課,由他和一名愛好機器人學的南洋理工大學在籍學生授課,青年團的其他成員也負責助教工作。
李增祥說,許多家長開始意識到電腦編程能力的重要,對會館來說,開辦針對兒童的編程課程正逢其時,報名人數也不斷增加,最多可達18名學員。
02
孩子們協力製作機器人
在課程中,學員們不僅要從零開始搭建一個可操作的機器人,且要學習一些入門的編程知識,讓機器人完成行走、畫圖、寫字等要求,從各種困難中挑戰自我。
學好基礎知識之後,學員們須憑一己之力去設計一台機器人,完成他們所想要達成的目標和功能。

去年9月,學員們的成果就得到了展示。在永定會館和龍岩同鄉會協辦的中秋節聯歡晚會上,由學員們編寫的機器人大展身手,為嘉賓精準地挑選、傳送月餅,讓嘉賓們嘖嘖稱奇,也為慶祝中秋節添色不少。
完成這樣一個這樣出色的作品,我想同學們在設計過程中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光有學生的努力肯定是不夠的,還要有優秀的團隊和一筆豐厚的教育資金。
這筆是豐厚的資金,就是由會館董事所出,購置六台樂高機器人配套,方便更多學員加入課程。
李增祥透露,隨著學員的水平不斷提高,會館正在考慮開辦進階的初級班和中級班。
03
會館將繼續引進興趣小組
永定會館也不乏其他專業方面的人才。書沈開泉(40歲)是一名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博士,擁有自己的科技公司。

他說,機器學習的門檻其實不會太高,會館將來也可向中學生推展相關的課程,儘早讓他們接觸這些知識。
從長遠來看,會館保持活力需要引進各種引人入勝的興趣小組。
為此,會館也成立了一個微電影製作團隊,曾分別為2017的「新加坡微電影大賽」以及永定會館99周年會慶製作了兩部微電《便當》和《薪火》。
在製作過程中,演員、編劇、攝影、剪輯,所有的製作內容全由會員們包辦。
沈開泉和李增祥也參與了製作,他們發現,製作微電影的過程其實磨練了成員的團隊精神和默契。
沈開泉說:
「
「其實用電影來訴說會館的歷史、人情,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正如傳統的歌唱、戲曲表演一樣,能夠把我們團結在一起。」
」
會館對孩子的教育如此的用心,只要初心不變,我相信一定會吸收越來越多的活力,為孩子們打開另一個奇幻世界的大門!讓孩子們在這些興趣課程中,盡情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