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然音生」新加坡之行

2019年08月25日   •   2萬次閱讀

8月15日晚,我們「泠然音生」古琴團隊一行15人在戴老師、陸老師帶領下,來到有美麗的花園之稱的新加坡,為新加坡華樂藝術節獻上了一台我們精心準備的音樂會,開啟了「靜聽琴說-古琴講述中國故事」的第九場巡演。我們也參與了新加坡古琴藝術節一系列活動。如之前每場「靜聽琴說」的演出一樣,在新加坡大會堂劇場內座無虛席,我們引領著對古琴音樂充滿興趣的新加坡觀眾們,徜徉於歷史與音符間,感受不一樣的音樂體驗。滿滿的成就感!

此次演出非常榮幸能與崑曲王子——張軍老師同台演出,張老師豐富的演出經驗以及出色的舞台表現能力帶動了團員們演出時的情緒,完美演繹了《玉簪琴訴》一曲。

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老師說書人般的主持,更是將古琴講述中國故事的形式完美的呈現了出來。

倪詩韻老師的倪琴更是令大家愛不釋手!

非常感謝

龢樂齋的

傾情付出

音樂會才能

完美呈現

下滑查看

《霽月清風》首演 胡蘅鸞作曲 吳文宜演奏

本次華樂節是32年後的重啟。在16日的開幕式上,戴曉蓮老師代表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上台領取華樂節的參與獎。隨後的演出充分體現出新加坡人對於華樂越來越重視,我們也看到了中國音樂下南洋之後與本土音樂、印度音樂的融合,衍生出的新加坡特色的華樂的可能性。

戴曉蓮老師代表民樂系上台領取藝術節參與獎

戴老師與民樂系老教師張念冰合影

戴老師與新加坡老琴友陳岳川先生合影

演出完的第一天我們遊覽了新加坡的繁華市區,包括魚尾獅、濱海灣金沙酒店等地標景點。今年是新加坡開埠200周年,佇足於此,我們仿佛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經歷風雨後愈加煥發出的活力。

我們參觀了濱海灣花園,這是一座生機勃勃的植物園,擁有大量的熱帶植物,展示著優秀的園藝藝術。

此外,花園所用的能源和水具有可循環性,充滿著藝術性與科技感。

「泠然音生」四大護法

我們團隊還有幸認識了辛亥革命英傑黃廷元的孫子——黃章誼先生。出生於書香門第的黃先生,家藏有數張百年以上的老琴,以及寶貴的家族琴譜。在與他的交流中,我們被其祖父誓死捍衛、復興中華民族的決心所感動,同時也被黃氏家族積極推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做法所感染。

圖為黃先生盛請泠然音生的孩子們於金沙酒店

1

驚嘆於吃貨們的實力!

1

獅城美食

新加坡的美食,也是令吃貨們大飽口福!

文字:梅暘

排版:翟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