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一項在世界各地培養企業家的計劃現已擴展到多倫多和深圳。這座加拿大城市是一座人工智慧(Al)發電站,而深圳正在成為中國版的矽谷。

自2002年以來。新加坡國立大學已在紐約矽谷等地設立了10所海外大學。斯德哥爾摩、以色列、雅加達、北京、上海、瑞士洛桑和德國慕尼黑,學生們在合作大學學習課程,並在聯合大學工作。
新加坡國立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Wong Poh Kam教授表示,新加坡國立大學目前每年約有300名學生前往世界各地的不同海外學院學習。

這位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NUS Business School)的創業與創新戰略教授補充稱:「新加坡國立大學設立這些學院,是為了讓學生接觸不同類型的行業和技術。例如,對於前往慕尼黑的學生來說,他們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在基於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深度技術』初創企業工作,獲得工程知識。」
在MaRS Discovery District的推動下,多倫多正在艾爾掀起一股熱潮。火星探索區是一個150萬平方英尺的設施,容納著數以百計的初創企業,分布在不同的矽谷。
它包括優步(UBER)在美國以外的首家自主汽車研究機構:加拿大羅瓦爾銀行(Roval Bank of Canada))學術研究機構Borealis Al,以及Al初創企業孵化器Element Al。

Wong Poh Kam教授表示,現在,中國城市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創新集群。
深圳位於中國矽谷三角洲的中心,是華為(Huawei)、中興(ZTE)和騰訊等科技巨頭的總部所在地。就連美國科技巨頭蘋果(Apple)也在深圳建設研發中心。
Wong Poh Kam教授補充稱,深圳被稱為「製造商的夢想之城」,因為它幾乎擁有人們隨時可以獲得的硬體創新所需的一切,這使得快速原型製作和快速疊代成為可能。
因此,深圳吸引了許多頂尖的跨國科技公司、初創企業、程式設計師和工程師,以及投資資金。
在穩定的情況下,每年約有25至30名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前往多倫多,另有20名學生前往深圳。

自2002年以來,已有2400多名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從新加坡國立大學海外學院的創業教育中受益。
上周前往深圳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Fatim Mohrini Ahmad Mohri表示,對於想成為企業家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地方」。
這位21歲的女孩通過看電視劇學習普通話,她也希望在中國期間提高普通話水平。
她說:「在中國,尤其因為語言不是那麼熟練,這將是一個長期挑戰,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學會在不同的環境茁壯成長。」

三年級的學生將在Ankeao實習,該公司為國際客戶提供視覺營銷服務。她的角色將是多方面的,從營銷材料的協調和製作到客戶管理。
Wong Poh Kam教授指出,新加坡國立大學海外學院的校友創建了350多家公司。他希望那些被派往世界各個節點的人將帶著深刻的技術能力和新的想法返回,把它們轉化為商業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海峽時報》
